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音乐课》作者:[美]维克多·伍顿

《音乐课》作者:[美]维克多·伍顿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0:18 被阅读0次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贝斯手的故事,他视音乐为生命,却在奋斗的过程中遭遇瓶颈,无法突破的他只能整日在家里不断练习。这时,一个陌生人从天而降般地出现在他的家里,他行事古怪,散发着异样的魅力。陌生人名叫迈克尔,他给年轻人上了十二堂发人深省的音乐课,每次上课都以音乐的一种元素为主题,如节奏,音调,聆听,技巧,感觉等等,每堂课迈克尔都带领他面对一次奇遇,比如在山林中追寻动物的足迹,在湖边倾听神秘的蛙声,召唤飞翔的鹰,认识仅十一岁的天才贝斯手。自始至终,这位老师都在透过音乐讲述生活,十二堂课抽丝剥茧般的展示着音乐与人生惊人的相似之处,全文虽然以对心灵与乐感的启发为主,却并不说教,其迷幻色彩与不可预知的情节走向更像一篇悬疑与奇幻并举的小说。

    在每次迈克尔与贝斯手的交谈中,关于音乐与人生的言论总是不失惊心动魄,发人深省。音乐课一节一节的推向高潮,贝斯手在最后一堂课时,在不知是梦是醒的情况下,竟然得以与音乐本身对话。十二堂课全部结束后,贝斯手的人生变得越来越精彩,但是迈克尔和其他几位音乐老师的出现,和亦真亦幻的经历,却依然是个谜,时间越久远,越不知是虚是实。直到有一天,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袭来,在一束光的指引下,他来到了一扇门前,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然后见到了一个与自己以前的处境十分相似的年轻人,而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位和迈克尔一样的精神导师。

    作者简介:

    维克多•伍顿,天才音乐人,生长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他的演奏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使他获得了众多音乐人和乐迷们的崇敬。他四次获得格莱美奖(音乐界的“奥斯卡”),在纳什维尔音乐大奖(李安据此导演了《制造伍德斯托克》)中他两次被授予“年度贝司手”称号,并且是唯一一个三次获得权威音乐杂志《贝司手》颁发的“年度音乐人奖”的乐手。

    精彩书评:

    壹:

    我总喜欢在看书的时候记默默地记下那些很有道理的话,可是这本书看起来有点累,因为要记的太多。我本来以为这本书可以一天就看完的,可是越往后看那种感觉就越强烈,这本书我要慢慢读。先跟大家分享几句我很喜欢的话吧~~

    音乐是个女子,而且她和捧着这本书的你一定有某种缘分。

    我以前只是单方面的在听,我只听自己想听的,而不是她想说的。到头来,我听到的终究只是自己的心声而已。(她指的是音乐)

    懂得分享是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永远不要为了找一个音符而失去律动。

    即便你停止弹奏,音乐也依然存在。

    有人会忽视美的存在,然后试图从头开始去创造美。与此相比,在美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要容易得多。

    总觉得作者不是在说音乐而是在说人生,就像第二句话,在我们和朋友、爱人、亲人相处的时候,不就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所以这本书不仅仅只是音乐课,更像是一个人生的讲堂。

    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个音符,一首乐曲,也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上12堂“音乐课”,学的不只是五线谱上的音符,不只是乐器上琴弦的演奏。律动,音长,技巧,情感,力度……音乐的每一个要素都来自于生活,音乐的每一个感悟说的都是人生。

    •音乐和技巧

        张三丰之所以让张无忌忘掉太极剑的招式,目的大概是教他将招式的技巧存乎心中,融会贯通,随心所欲地自由运用。把音乐比成武功也未尝不可。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形同武术招式,一旦做到真正熟练的掌握,就应该顺其自然,甚至是忘掉技巧。顺其自然的表达比刻意的使用更有震撼的力量。

    •音乐和力度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具体的乐器演奏出具体的声音,这是人为的音乐。真正的音乐不在乐器,在于内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即便没有乐器,音乐无处不在。乡野田间,繁华街市,能与心灵产生共鸣,便都是音乐。比如鸟鸣虫唱,比如车水马龙。即使是看似没有生命的物体,也有着自己的振动频率,力度对了,振动产生了共鸣,音乐便不知不觉地存在了。

    •音乐和情感

        情感,是个看似简单却永远不可能看透的词汇。我是个不懂音乐而又喜爱音乐的人。《音乐课》里维克多•伍顿和神秘陌生人的关于音乐和情感的探讨,让我联想到很多从前看过的以音乐为主题的东西。

    在动漫《金色琴弦》里,女主人公日野香穗子最初完全是个音乐的“门外汉”,机缘巧合慢慢融入了音乐的世界。她手中的魔法小提琴为她弥补了技巧的不足,对乐曲的演奏完全来自于她情感和心灵的力量,快乐、焦灼、喜悦、热爱和悲伤,无不体现在音乐里。充沛真挚的情感为魔法小提琴创造出独一无二、抚慰人心的音色,甚至是演奏技巧高超的月森莲也自叹不如。这里记录的是一个普通的女生一步步走近音乐、领略到音乐殿堂的美妙神奇的故事,也展现了演奏者的内心情感与乐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音乐课》说的,“音乐是要靠心曲弹奏的,而不是靠双手”。

    •音乐和人生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听懂一个人的音乐,就可以听到这个人的心之所向。即使是同样的乐器,相同的乐谱,在不同的音乐家手下流泻出的也是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就是音乐家们人生的声音。贝多芬的声音是慷慨深沉,莫扎特的声音是灵动活泼,肖邦的声音是含蓄细腻。他们用尽一生的时间,用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样的音乐,有高潮,有低谷,有突如其来的变调,也有韬光养晦的休止符。

        克莱德大叔说:“人生是由很多不同的乐句组成的,而大部分乐句都是稀里糊涂地被放在了一起。”人生在世不过寥寥数十载,即使活到80岁,在地球上也不过生活了不到3万个日夜。除掉我们不知不觉浪费掉的日子,究竟还剩多少天呢?书里的作者惊住了,我也被这些数字狠狠地吓了一跳。我们的乐谱里有太多位置不对、节奏不对、内容不对的乐句,而在音乐家们的人生里,每一个分句都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设定自己的音乐,找到自己的韵律,划分出不同的部分,每个分句都用心地雕琢,那么人生听起来、看起来,就悦耳悦目得多了吧。

    叁:

    作为工科生,实在无法一下接受这样的书。甚至可以将这本书视为一个奇幻的小说,虽然不乏各种各样现代的那种说不清特文艺的台词,实实在在的东西还是有一点点的,而各种玄幻的色彩,对音乐的理念,对人生的理念,乃至振动的解释,都实在是令人吃惊,乍看之下完全不能理解。

           本着看着娱乐的心态,不去计较里面的那些实验故事是否真实,不去考虑那些意识上极端奇特的经历,但有些的东西还是很有收获的,比如音乐和乐器的关系,乐器只是表达乐思的一个途径而已;要注意倾听,无论是在乐团里面演奏,或者与人交谈,尝试开放自己的内心;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尊重的自己的内心;在身体的感受方面,没有人可以教,只能向你展示,你要自己去感受(好适合健身,哎);要会音乐,要让音乐成为语言,自然而然;专注和不专注,做事不能太过专注,也不能放任自由(作者很喜欢阴阳的概念)。

           而里面对各种食物倾注情感,最后小鹿啊老鹰之类都很被感应到,实在是太夸张了,但是也可以体现出,除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竞天择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外,还存在着很多的想法,对万事万物倾注心力,发展自己的情感,变得更加的敏锐,和自然融为一体,也就是从小鹿,老鹰的想法出发,开放自己的思想,才能与之交流,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对于里面表示出来的很多几乎算是神迹的东西,虽然可能不知道,但是人的确是十分难以琢磨的个体,很难说多少代之前的某个先祖聆听过一些交响乐,最后将基因传递到我们身上,使得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敏感性更强也是有可能的吧。

            装饰音:很正经的开头,描述了教与不教,独立思考,讲了用心倾听,音乐只能被发现而不是创造(一定的震动的频率自然界都有,只是人类聪明发现了各种乐器)

            序曲:非常高的对迈克的评价,使得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使得教学更为有效

            律动 :不要为了一个音符失去律动;倾听,感受律动,不要不停的找调,感觉在先,听觉在后;

            音符:弹错音符没有关系,这只不过时预期之外的表演,不要停下脚步,继续弹~找到感觉最重要

    音长:规则纯熟后,就可以打破;我讨厌兰草音乐,那么说的是我;随着音乐呼吸,让节奏和身心融为一体;里面提到美的感觉和精神圣地,too hard 

            技巧:技巧像是魔法,孩子凭直觉做事,收音机接受所有信息,但有所选择;专心排外的时候,再强迫一些过于专注也不好,练习时,用专注来学习技巧,用不专注来娴熟运用技巧;

            心里先说服自己,能够协调使用乐器,利用内心的力量,就可以完全不用练习,too hard

            技巧不是目的,合理练习后,继续创作,不行再练习,但不是主要的,无意识的练习也很重要。

            情感:蓝调,传递情感,充满情感,情感很有力量。(传递正能量= =)政客,暗示,传递微妙的情感,引导公众思想;牧师,情感真假无关,重在数量,沉浸在步道的氛围中;认知自己,明白自己做事的动机,

            力度:有时候人对音乐的反应,是根植于生物性的。力度和音量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一节有具体的音乐展示,在萨克斯独奏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maybe right

            节奏:感谢头疼,作为缺水的预警保护我们,笑容可以缓解压力,思考开心的事情。节奏的联系中,不要考虑自己,要尊重鼓点,

             音调:神迹。。。低音使人摆动舞蹈。离散的时间观,重视当下。改变嗓音影响表达。

             分节:对音乐语言都适用,可以扩散到人生。将自己的想法埋在心里,就一定会发芽,不放弃,设定观众的感受,too hard 开始慢,中间加快拍子,使得观众屏息,后面回到最初,但是却很熟悉。语言,话语,也是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感受。关注自己的感受。

             空间和休止符:喜欢,数字规律,无和无限,阴阳。 原子,里面都是空的(咦,作者真是好厉害),脑子空空如也,背后有很大能量。又一发神迹。鼓点停止,人群仍然摆动。大声低噪只会使得人们越说越大声,适当的安静。

              倾听: 又是神迹,不过却有事实,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然影响了星球的原住名们。

              梦境: 捡破烂的人,选择;自己的感觉,音乐的灵性,对万物的谦虚;

              尾声:无论成败,不忘初心,冥想,增进敏感,自然主义;还有就是传承。

              对音乐希望总能多点了解,这个不能说是入门了,适合那种填鸭学了些乐器的人。

              里面的三观确实也是很令人惊叹,可以说给了我很好的阅读体验,开阔眼界,尊重自己的体感,尊重自己的想法,这些也是自信的源泉吧。

             一般正能量的书,一本改变视界的书,一个奇妙的旅程,很有意思的一个梦

    免费获取: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课》作者:[美]维克多·伍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t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