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妈是人民的警察,儿子的爸是武装的警察,我俩在各自的队伍中自顾自地忙碌着,于是儿子从出生到上小学前分别在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轮流宠溺下坚定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喜羊羊与灰太郎》中懒羊羊的座右铭:吃,睡觉,睡觉,吃,力求和懒羊羊不但神似而且形似,他还不怕麻烦,克服胖而圆滚的困难,自觉加上了“玩”这一项任务。
直到有一天我一个当老师的朋友的一声惊呼结束了他的逍遥生活:这孩子的学前教育等于零嘛!
我蓦然回首,那零就在灯火刺眼处。
“人民”和“武装”一合谋,横眉冷对老人指,俯首干求孺子儿,终将儿子送入学前加强班恶补,据说一个课时可让孩子记住80个生字!
不看广告看疗效,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单从语言的表达上就能看出儿子的巨大进步。
比如,他正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奥特曼》,你打断他让他歇会儿眼,以前他会以肢体来表达不满—垂头,撅嘴,扭身等,现在,他则会大声疾呼:天理何在啊!
又如,以前吃好东西,他会埋头苦吃,现在,他会边吃边惬意地摇头晃脑:嗯,无以伦比,十全十美!
一天,他问:“老师说比爸爸小的男子应该叫叔叔,对吗?”儿子在得到我肯定的表示后,点点头说:“我是比爸爸小的男子,你以后叫我叔叔吧”。
一天,儿子忽然对我说:“妈妈,我寂寞”。虽然我有些怀疑他仅是为了使用一下这个新学的词儿,但这个伤感的字眼还是令我心一痛,我揽他入怀说,很多人都寂寞啊,适应就好了。儿子仰起小胖脸认真地问我:妈妈,你能给我生个姐姐吗?
通过学习,我觉得儿子的责任感又提到了一个高度。除夕包饺子,儿子凑过来伸出面包似的小手也要参与,奶奶赶他说别糟蹋了,儿子赌气使劲将皮捏得狠狠的,宣称:“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我好笑地问:“为什么呢?”儿子大声说:“将来包给我儿子吃!”
为了检验一课时认80生字的成效,我对儿子进行了考试。儿子摸摸头说:“这字,以前,好象,认识过。”
为了能够实现学前教育零的突破,我们决定给儿子加压,报名参加声乐班、跆拳道班、心算班等等。儿子问我:“学习和健康哪个更重要?”我说当然是健康,儿子一脸忧虑地说:“报班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儿子不知从哪儿学了一句话,围在我身边念经似地重复: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生活我做主!
我明确告知:你的生活我做主!
儿子顺从地跟我去上声乐班,声乐班开设在青少年文化宫的七楼,当我俩呼哧带喘地爬上七楼的时候,迎面却是“今日停课”四个大字。儿子做遗憾、愤怒状:“我们好不容易上来的,音乐那么美,不上课多可惜呀!”我惊讶于他的突然好学,一瞥之下,发现他的小嘴角已高兴地咧到了耳根子。
我心里长叹一声:不可教也!
儿子总是慢。跆拳道教练让孩子们绕场兔跳,儿子总是最后一名。场地中那个胖娃娃总是不断跌倒,可怜又可笑,但他总是爬起后慢吞吞地接着跳,他总是在大家的笑声中坚持到终点。我感到尴尬,他却回头冲我笑:没事,妈妈。
儿子也有着急的时候。一次路遇怀抱熟睡婴儿的女乞丐,儿子说妈妈快给钱!我因是出来散步分文未带,儿子拉着我就往家跑,等我拿上钱,他又催我快跑去送钱。我奇怪道“这么着急干什么呀?”儿子急道:“你没看阿姨怀里的小弟弟已经饿昏了吗!再晚就饿死了!”
一日谈到理想。
爷爷说:“长大当部长吧。”
儿子问:“当不上呢?”
奶奶退而求其次:“那就当副部长吧。”
儿子问:“当不上呢?我就一小兵呢?”
“小兵就小兵吧。”我说,我已习惯了儿子的胸无大志。
“我要是个卖肉的呢?”儿子又问。
“我就跟你吃点肉吧。”我随口说。
“我要是个卖菜的呢?”儿子再问。
“我就跟你吃点菜吧。”我笑。
“妈妈,我就想过平凡的日子。”儿子转向我,认真地说。
我收了笑,看到他的圆眼睛里一片清澈。
我蹲下来,抱住他,轻轻却又坚定地说:“我们就过平凡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