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丫头,周末回来,晚上很晚了,也不睡觉,手始终不离手机,划拉个没完。早上,时钟都指向八点多了,外面的阳光明晃晃的,而她的房间的窗帘还拉得严严实实,屋里黑乎乎的一片,她依然赖在被窝里,昏睡不醒。
在我不停地督促下,她伸了伸懒腰,终于不耐烦地起来了。床上的被子窝成了一疙瘩,也不见她把它叠起来,一转眼,手机又鬼使神差地跑到了她的手上。
我说:“你得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早睡早起,起来后,最好把床上收拾利索一点。”
她嬉皮笑脸地说:“我就是个傻瓜!”听了她说的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竟也不知说什么好,对她提的所谓要求只好不了了之忽略而过。人家看我没了后续,继续乐滋滋地玩她的手机,床上的被子依然固执地团成一疙瘩。
又一个礼拜天,我对姑娘说,今天你能不能亲自给咱们做一顿饭,好让我也享受一下你精湛的厨艺,也能像你那样挑三拣四一番。她对我这个奇想,着实有点吃惊。这个从小到大,一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觉得我把她当成大人使唤了,有点不可思议,便略加思索,歪歪脖子,眼珠子贼贼地一转,既没直接答应,也没直接拒绝,然后竟开口说到:“我就是个傻子!”然后诡谑地笑了。自然,我没能吃上那顿想让她主厨的饭。
无独有偶。今天,在办公室里,在我旁边的工位上,一位老同事和一位入职不到一年的新同事在聊工作上的事情。大概那位老同事觉得,那位年轻同事处理某个事情的方法似乎有点问题,效果不大好,便委婉地指了毛病所在。那位年轻的女孩,听到后格格地笑了起来,很快,自嘲又自黑地说道:“哎呀,我就是个傻子!”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个傻子”,这句话怎么那么熟悉。她的语调,她的韵味,和我丫头说的怎么那么像,或者说,丫头说的和她说的几乎如出一辙。她们说话时的神态,也出奇地相似,也是那么一副精灵鬼怪的模样。
女儿又回来了,我把这件事说给他听。她笑了。说这是她们宿舍几乎人所共知的口头禅,几乎出现在她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几乎在每个人的口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她还说,这句话,真的不错,化解了她们相互之间不少的尴尬,也让很多看似将要爆发的矛盾瞬间化为乌有,她们觉得很好用也很实用。
当你不经意地对这些新新人类提出某种看法时,这句搪塞又噎人的话,在这些年轻人的嘴里,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说得无比顺溜。同时,她们脸上总是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潜伏着的光彩,这种光彩具有着保护膜的性质,也有着润滑剂的奇效,还有着让射向他们的利箭,瞬间失去了速度的支持,到达目的地后,没有一点杀伤力。
你想想,人家都说了“我就是个傻子”,你纵然心存好意,给出善意的批评,但你能对一个自称“傻子”的人提过高的要求吗?其实,这些年轻人啊,一点都不傻,她们躲避锋芒的功夫一点都不差。
但是,我知道了这个底牌后,有一次我让丫头晚饭后负责洗碗,当丫头再次脱口而出“我是个傻子”这句话时,我看着她,其实也没看她,只是看着她隐藏在身后的狡猾,这句话显然对我不再那么管用了,我不会动不动就怀着一颗慈悲的心情偃旗息鼓,不了了之,我一定会在看到自己的想法落实到位后,才会心安理得地离开,尽管她完成得有点拖拖拉拉。
丫头似乎有点无奈,也有点后悔,似乎在说,不该把这个令人困扰的谜底毫无保留地为我揭开,让“我就是个傻子”失去了万能钥匙的效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