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的文章更新的频率变慢了,因为春节happy过后,我开始按照计划进入备考状态了——我的元旦的计划中有一条“今年完成中级考试”。
01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9月份的考试,为啥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不怕忘了吗?因为考试这件事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的确可以通过“突击”达到很好的效果,省时间、省精力;但对于仍然处于工作+读研的状态的我来说,考证是需要挤时间的,而且可以预料到,7-8月会是学校期末考试的时间,很难有精力静下心来做其他事情,所以必须要提早谋划。另外,对于我来说,“突击”的效果并不会很好,需要一段状态相对轻松的时间打基础,遵从大脑和记忆的规律,才能让我把考证这件事变得高效、而且相对愉快。
02 备考总方针
以前我总把备考当作一个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经常卡在一些知识点开始纠结,而且战线拉的特别长。但我现在发现,备考这件事情也是要讲究点策略的,讲究投入产出比,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也就是所谓的“二八法则”,对重要核心考点进行重点复习,战略性放弃不重要的考点部分,以达到最小时间和精力付出通过考试的目的。
03 三步循环学习法
最近也在看很多关于科学备考方法的文章,发现了一套比较合理的备考计划“三步循环学习法”:
1、由浅入深
对于类似于中级会计这类具有好几门科目的考试,每个人的策略不同,有的人喜欢先从较难的科目攻克,建立自信心后,再一举拿下;而有些人需要从简单的科目起,一点点完善知识体系,建立自信心,然后迈向更高的台阶。
其实,除了对于专业人士,大部分人还是建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相对简单的科目开始,因为这符合人类大脑认知事物的规律,也让自己在坚持到后期面对大BOSS时,有孤注一掷的斗志。
2、三轮复习
根据记忆曲线,我们需要经常复习保持温度。“三轮复习法”正是基于这一点,第一轮快速拿下,以客观题为主;第二轮细致巩固,以主观题为主;第三轮快速回顾,以真题和笔记为主。
举一个中级考试“中级经济法”科目的例子:
第一轮:《轻松过关1》+客观题
只看《轻松过关1》,照章节顺序进行复习每一章节都先从《轻松过关1》的知识点精讲开始仔细阅读,阅读完基础知识讲解后,把后面的选择题、判断题全部做完,简答题和综合体不做。第一遍复习的目的是迅速掌握所有知识点,短期、快速强化自己对知识的了解、消化。
第二轮 《轻松过关1》+论述题
第二遍复习,仍按照章节顺序,从头开始,只做第一遍剩下没做的大题(计算题和论述题),不会做的地方直接翻看查阅后面的答案、同时返回看《轻松过关1》知识点。
第二遍复习目的是巩固所有知识点,形成答题思路。大题考点大多很固定,经典的题目要及时笔记或重点标记,以备第三遍的时候可以迅速查阅笔记,了解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第三轮 5年真题+跨章节+模拟题
第三轮是针对具体考点强化记忆和解题技巧,做近5年的历年真题,每做完一份,都仔细核对答案,仔细揣摩近5年的真题规律,总结高频和重要考点,再次强化复习这些真题核心考点。
这样,大概需要三轮,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可以完成一门备考。但需要注意的是,完成三轮并不是备考的结束,如果还距离考试有一段时间,需要对知识点及时复习巩固、保持温度,不要让自己好不容易攻克下来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遗忘了。
04 备考小建议
以上就是我目前使用的备考方式,至于效果怎么样,要等到今年出成绩以后见分晓。很多人为了提升个人的竞争力选择了考证,我特别能理解那些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小伙伴们的辛苦,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1.把考试这件事排在生活里的优先待办事项,比如手机要能随时看资料,以便空闲时间可以充分利用。
2. 一定要保证及时复习,一旦开始就不要停下来,始终保持对知识点的温度。因为人脑需要反复刺激才能深刻记忆,才能做到从量变到质变。
3.不要过分完美主义,有些知识点的确很难,需要通过好几轮复习才能透彻理解,所以在每一轮不要让自己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就放弃。
4.想办法乐在其中,考试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其他的技能,如记笔记的方法,如何做思维导图,如何提升记忆力,如何快速阅读等。将这些技能的提升偶尔穿插在备考阶段,会发现有很多乐趣,这些看得见的进步会让你的备考过程充满惊喜。
5.多读些关于大脑思考方式的书,它会让你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和态度。
6. 及时总结,它可以帮我们在杂乱无章的复习中理清思路,也能更有条理地进行接下来的复习。
7.不要让考证成为生活的全部,也不要把考试当作生活的负担,适当给自己空余的时间做喜欢的事情。
8.既然选择考,就要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
希望大家都能一举成功,不仅仅获得另一个证书,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