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都爱听故事。西方口述故事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
即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讲故事的方式已从口述故事,到泥板刻写、手写稿、印刷书籍,演变为电影、电视、短视频、电子书和智能手机。
但故事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故事的底层逻辑:
故事=人物+困境+尝试解脱
无论是儿童的虚构故事到民间故事,再到现代戏剧、文学,虚构故事总是与麻烦有关。且任何故事的创作都离不开以上这个金牌公式。
故事,如何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强大作用?
作者乔纳森.歌德夏(美)从脑神经科学、生物进化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视角,给读者解密了人类为什么永远会被故事吸引,并总结了一个开创性的结论:
讲故事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进化至今的生物本能。
在人类部落时代,会讲故事的人,能获得部落成员的尊重与认可。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出共同的价值观,将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大自然的风险,安顿心灵。
故事也是社交的黏合剂,也展现了人类的想象力。讲故事更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化。
推而论之,作者认为,虚构故事是一种强大而古老的虚拟现实技术,它模拟了人类生活的重大困境,让大脑能够提前练习对各种挑战作出反应。
比如,当人们看剧、看书,都会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产生强烈共鸣。同时也获取了面对诸如主人公所应对生活的高峰与低谷的生存模式及思维方式。
这种应对模式的建立,能让我们提高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场景的能力。从脑神经科学来看,大脑神经元不断接受故事信号的刺激,神经系统将变得更加完善和强大。
在书中,更为有趣的部分是,从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的视角,作者还谈到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脑如何不自觉地编织故事,且在梦境中也一刻不停歇。即使是在神经受损的病人身上,亦是如此。
看来,天才和疯子或许并没有一线之隔,因为他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且具有艺术创作天分。
如今,网络游戏、真人秀节目兴起。证明,故事的吸引力并未衰退,人类都是酷爱故事的人。
在未来,人类体验故事的方式还将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多元的面貌。
终其一生,人类都在他人的故事中汲取养料,然后在自己的宇宙中不断重塑自我。
当然,人是思维的主宰。反之,会被“割韭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