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亲子沟通之系统思维》一文中,我就某一物品举例,进行了思维的无限延伸,今天,想针对每天都有可能发生的热门新闻话题,分享一个新的思维训练方式给大家,以调动我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迟钝的思考力,老少皆宜,随学随用。
金拱门事件,地球人应该都知道了,那么先看一组
“一个人的头脑风暴”。
发生了什么?
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
去证实了吗?
麦当劳官方已发布官博确认此事。
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吗?
改名只是证照层面,餐厅名依然是麦当劳
我对这件事感受如何?
我觉得改名有点草率,金拱门的名字太土了,一时让我难以接受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因为我一直很在意名字,我觉得名字对一个企业,一个人,一道菜甚至一条狗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名字里面蕴含着它们的精,气,神韵等,而且长期伴随着他们。
这种感受对我自身会有影响吗?
除了联想到我的名字也很土,应该不会有影响,我不会因为名字,而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选择,吃还是不吃金拱门。
这件事其他人或元芳怎么看?
从大多数网友的调侃来看,也觉得名字乡土气息太浓,与麦当劳天差地别,还有人觉得不关自己什么事,平时只吃肯德基。
我觉得这对其他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麦当劳还是那个麦当劳,工作人员依然热情服务,洗手间依然提供免费卷纸,只是大家在一起段子娱乐话题增多,也许x峰上头条的事又要缓缓,但不会因此不去麦当劳,而且以后去吃的话应该会经常有人调侃地说,走,去金拱门,吃个肉夹馍。
为什么会这样?
随着社会发展,思想更加开明,国民对新事物持更加宽容态度。
企业为什么要更名?
改名后更有利于在中国的发展,据报道,这与麦当劳在中国的业务变更也有关,今年1月,中信集团收购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今年8月,双方业务正式交割完成,也就成立了新的麦当劳中国。
为什么改为金拱门这个名字,而不是其他名字?
首先,金拱门这个名字很接地气,引发各种话题,从而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其次,此名字有颜色有形状,让人们马上联想到它的标志“M”,更加耳熟能详,深入人心。
这背后还有没有更深次的隐藏含义?
据一位大神解释,金拱门的由来可追溯到麦当劳的发展史,麦当劳在亚洲发展故事的书籍名字就叫《东方金拱门golden arch east》,早前,《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早就提出过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理论,表示任何两个开设了麦当劳餐厅的国家都不会开战,人类将用巨无霸和炸薯条来取代对战争的欲望,所以,取金拱门这个名字对麦当劳来说具非凡意义,不是草率的决定。
它对企业品牌会有什么影响?
麦当劳改名,只是说明资本方发生了改变,在运营战略和资本运作上会有更多的创新,对品牌本身和对它的日常业务没有什么影响。
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也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麦当劳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这种更快速的本地化决策,可以更好满足中国顾客的需要。
改名曝光后,人类死了很多脑细胞,从而创意出了各种新段子,新闻稿和互联网上有了更多话题,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GDP。
改一个更好的名字能帮助更好地发展,刮起了一阵改名风潮,很多国民也开始策划为自己或孩子改名了。
从世界经济学角度,我还想到了什么?
每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或小变动,极有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通过此事,我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进一步了解学习的?
我决定把《东方金拱门》这本书买来完整看一遍,了解更多麦当劳在中国发展史。
对此事,我还有什么问题和疑惑?(以下是我存在的疑问)
1.会不会马上有企业跟风,产生“银拱门”“銅拱门”这样类似的事件?
2.如果产生不良后果,这能用经济学中的蝴蝶效应来解释吗?
3.如果不能,有没有其他的经济学专业术语能表示?
4.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改名案例,有因改名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吗?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改名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5.对美国本地的麦当劳会不会有影响?
6.除了改名,麦当劳在短期内会不会有什么其他变动?
7.对此事,竞争对手肯德基怎么想?
8.一个知名企业改名的事是怎么一步步提上日程,然后决议通过的,它需要哪些流程和条件?
9.如果更名的任务交给你,你会怎么改?为什么?会出现什么问题?
...(此处省略100000个问题)
以上是我个人对最近热闹的金拱门事件之多元思维示例。
不只是金拱门事件,每发生一个热门事件或面对一个艺术作品,无论大小,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多元问答方式来进行一次头脑风暴,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无限延伸,形成链接,与自己与周边与整个城市再到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宇宙产生联系,这个不断循序的过程会随时调动我们的僵化的大脑主动去思考,去整合资源,再提问,再思考,再提问...,最终帮助我们跳出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也不再只局限于周边,我们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拥有国际视角,思维也由此更加开放和多元,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经过这个思维过程,都将得到不同的答案并提出无数不同的问题,而问题和答案都没有唯一,然后我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又往前跨了一步,最终,我们每个人都能构建出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思维体系。
TIPS
小提示:训练自己的同时,记得分享给你您现在或未来的孩子去(博物馆或艺术展览的时候尤其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