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学校门口,这不是你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为孩子在县城就读,享受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甚至在县城有房产成为年轻人的必备条件。
农村适龄儿童大量涌入,成为一种世代潮流,椰风挡不住。可县城学校远远滞后,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造成班大人多的现状,如今小学还存在每班90人,初中每班70多人的超大班额,与均衡教育,控制大班额严重冲突。领导也是极为头疼,为了安抚民众,既然在县城购房,在县城就要有学上,不得不违规办学,出现超大班级,超大规模学校,县城超过四千学生的司空见惯。
再加上,如今大多孩子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照管,陪读,宠爱有加。老年人别看不会教育,可对孩子衣食住用行关心备至,百依百顺,接送孩子上学成为必须。
看看接送学生的电三轮,在街道上,随处停车,哪管川流不息的人群,哪管来往的车辆,哪怕是大路中间,哪怕学生上下学高峰,哪怕疫情防控不放松,孩子要下车,我要卖东西,只求我方便,别怪我神经。
交通意识,安全意识,大众意识,全局意识,整体意识,我都不认识。
行为习惯,对孩子养成,潜移默化,以身作则,榜样力量,统统我一律不懂,我只管孩子吃饱饭,穿好衣,不受欺负就行。
再看看车上的孩子还在玩的忘情,可是,家中的行为早已记在心中,如此胆大妄为,绝非第一次,否则,绝对不会如此熟练,轻松,没有一点犹豫,畏惧别人道路以目,斥责。综合执法咋啦!我就不懂还任性!
难怪乎!偌大的学生,四五千学生的小学,门前较窄的路,重要的一点,这些不懂常识,不屑人情,任我行。
如此德行,想必孩子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好的家长培育好的孩子,如此劣迹的孩子,孩子父母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这里是你家,也不任我行!
再看看自己步行上学的学生,按照学校老师要求,戴口罩,靠路边,成单行,彼此保持一米的距离,接受学校门口体温检测。习惯从这里开始,靠的是老师利用集体力量的教育,滋养!
这就使我想到:家长的溺爱是害,绝非爱,远胜于毒药侵蚀者学生身心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