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瓦尔登湖》之五

读《瓦尔登湖》之五

作者: 淡云轻风_9e4c | 来源:发表于2021-01-01 07:42 被阅读0次

        一百多年前,梭罗用他朴素的文字,描绘出瓦尔登湖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与孤独为伴,用孩子般的纯真拥抱自然,用独特睿智的思维,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 梭罗是个不世出的人,在两年多的湖畔生活后,他看破了“世俗世界的真相”——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人世繁华,纷纷扰扰,不过是一场贪梦,醒来便是怅然若失。 今天,我们读梭罗,理应从他的隐居经验中,获得一些感悟。无论是对生活产生了新的看法,还是对未来有了新的打算,抑或是坚持当下的生活,只要脚步坚定地走下去,哪一种都无可厚非。 梭罗希望人们不要盲目追求物质,去拥抱纯真自然的生活。但在这个声色犬马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实在很难,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的。我们无法也无需放弃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呢?

      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之后,梭罗离开了那儿,重新回到了都市,很多人认为梭罗是过够了那种艰苦生活,所以又逃回了现实世界。 但梭罗说:我离开森林,就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的理由。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种生命等着我去过,我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这一种生命。至少我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那么他一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梭罗不会把自己固化在一种生活模式之下,他要追求更多的生活方式。在梭罗这种类型的人中,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追求最好,而在于体验得更多。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不妨如此,在自己疲倦时,换一种生活方式,辞职旅行,小城定居,换一份新工作,无论选择什么都可以,当然这些选择并不代表着我们生命的重点,而是给麻木的生命来一次缓冲。你是想过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想换换口味,试试别的活儿法呢?也许生活的形式只有五彩斑斓才会令人难忘,没有一点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 而梭罗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他整个人的独特和勇敢,他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逃脱了归类。他时而活得像个隐士,与山川草木做朋友;时而又活得像一棵树,坚毅,果敢,永远向上挺起身躯。虽然他是孤独的代言人,但他以他孤独的方式,让世人认识了他。他向世人传达——人类应该心灵单纯,简单的生活。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不要用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要以多余的金钱去购买多余的东西。 可以说,《瓦尔登湖》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是久远传世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启示人类心灵的圣书。尽管我们不能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但依旧可以在当下的每一刻里寻找自己内心那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让心灵得到洗涤。

相关文章

  • 慢慢走,欣赏啊

    《瓦尔登湖》之柏克农庄 周末,读《瓦尔登湖》,跟着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畅游,跟他去柏克农庄,...

  • 读《瓦尔登湖》之五

    一百多年前,梭罗用他朴素的文字,描绘出瓦尔登湖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与孤独为伴,用孩子般的纯真拥抱自然,用独...

  • 理想

    书时时读,理解也时时新,瓦尔登湖我已经读了约五分之三,对理想的理解也经历了两次蜕变。 初读瓦尔登湖,我简直无法接受...

  • 找寻心中的瓦尔登湖

    找寻心中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是一部圣书,当我静静地读...

  • 《瓦尔登湖》——瓦尔登湖

    下面是关于《瓦尔登湖》的文字摘录之五,也是这本书文摘分享的最后一篇,非常感谢朋友们能够一一读完。 瓦尔登湖风光秀丽...

  • 读《瓦尔登湖》有感-一段一标题必要性。

    1 读《瓦尔登湖》的原因 记忆中最起码有3次读《瓦尔登湖》的经历,但最终没有坚持读完。读此书的原因是想从书中...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有感 翻开《瓦尔登湖》,行至湖边,远眺梭罗的小木屋与夕阳交辉相...

  • 瓦尔登湖之五

    12月9日 经济篇48~60页 梭罗太了不起了,不仅自己盖了自住房,还在屋边沙地种上了粮食和蔬菜,满足自己的食物需...

  • 心中有湖

    梭罗写瓦尔登湖,不是因为他在湖畔才写了那本书,而且因为他心中先有了那本书才会找到湖。 我读瓦尔登湖,读不透,读不懂...

  • 仰望星辰,探访众生之愿

    读瓦尔登湖有种读散文的感觉,很舒服。文字既优美又朴实,贴合生活却又饱含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瓦尔登湖的秘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瓦尔登湖》之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gd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