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冬天的故乡,更喜故乡冬天的不宁静,我们家住在一个村村环绕的中间,十字路口的南北东西马路把人们分成不同的队。彼此过着不同的生活 。
我家恰在十字路口中,冬天的农民从外地赶回家,准备过冬,学生也都放了寒假,都舍不得脱下校服,因为不是不想脱,是因为母亲做的棉袄太厚,没有衣服可以套上。就这样每个孩子像球一样过冬天,过年暖和点了就换上新衣,那时别提内心有多愉快,没期末考试时父母总是吓唬我们孩子考不好不给买这个那个的,可到了年底,该买的都买了,不该买的也都买全了,都是为了孩子开心。冬天每家每户的房屋上都烟雾缭绕,你不用想准是哪家有蒸大馒头或大包子在或者煮饺子了,尤其是煮饺子第一碗必须让老天爷爷吃,也不知道父母嘴里念叨着什么,但总之就是一种敬仰带着内心美好的祝福。 你可别说村子不像城市那样冬天街上无人,村子大相径庭,马路上、房檐下站满了人,男人最爱讨论的是国家大事,女人们把手窜进袄里,嘴里磕着瓜子,摆上小桌茶香飘满巷子,坐在一起拉着家常,她们绝对是消息站,把听到的消息回家和孩子他爸一说那绝对是满嘴的话题。在我印象中,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在我家总会有不同的人坐下磕着瓜子喝着茶水聊着家常,母亲也会早早的起床点起炉子暖着屋子,烧好水,上大街上站站,见到妇人就会问一句:“走啊家来喝水啊,刚烧好的水。”那人也不会客气,笑着就来到我家。其实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每天过着简单的慢生活,尤其是冬天,不用忙农活,我小时候父母一辈的那时不是喝茶。而是聚在一块纳鞋底,做棉鞋,比一比谁做的快谁做的好。村子上的宁静总会被妇人的大笑打破,男人除了聊国家大事,就是搬个小桌打扑克,老年的人就爱下象棋,下方。不同年纪的人玩的也不一样,小孩就会借着棒杆玩捉迷藏,跑圈,玩丢沙包 有时还还因为谁当头而吵架,但每每那个强势的都会当老大,小的就甘心在后面。不然就没人和她玩了。每天都会像现场直播一样,不同新鲜的事都会发生。
就这样过了十年,那时的我们虽然赶在了90后的末班车,中国经济渐渐恢复,但农村的我们还是没有手机电视,记得小时候我家唯一一台黑白电视只是摆设,放不了任何影片,就这样我和姐姐每天拿着板凳去邻居家看,邻居家是彩电的还带画面,总总不舍的走,每每让母亲来催好几遍,那时我挺精的,这个人家看几天,那个人家看几天,就这样熬到了我十岁,我家买了一台彩电,也就那时因为家里没有电视,我爱上了看电视,直到现在我还是特别爱看电视剧,除了看电视冬天的我从不像一个小女孩一样,我不会在家安安静静的写作业,我爱和我小伙伴去玩,有时候我们会趁着家长不注意在家拿点地瓜土豆去土炕里烤着吃,然后分的一块块的,等天黑了母亲们都会扯着嗓子喊着自个孩子的名字,我们一听到声音就抄小路回家,等母亲找累了回到家看到我,先是说一天天的就知道出去疯,我找你半天了,以后不管去哪疯知道回家。我就会敷衍的说声知道了。就这样过去了十年,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离那时过去了十几年,儿时的玩伴上大学的上大学,工作的工作,结婚的结婚,各奔东西。即使在过年偶尔会见一面,但也是笑笑问声好,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一片腊肠也要撕成一点点吃,也不会在一起舔腊肠袋上的辣椒油,后来我才知道我们都长大了,经历的多了才知道有些事有些人过了应由时间它就会变味不是你变了而是那些东西已不在合乎场合。记得小学同学一起逃课一起骗老师一起放学疯玩,一起尝啤酒,一起干的事太多,可时间过了,有些人不见了,有些朋友,同学也就不联系了,感情自然而然的就淡了,其实与时俱这个词真对。不是我们不记得的了,而是记得又能怎样,该过去的就会过去,即使以前你们好的穿一条裤子时间久了,不去联系感情就会慢慢变淡,像今天的村子,马路上虽然还会有人站着,但却都低着头,孩子也不会在外面疯了,手机电脑成了他们的好朋友,母亲辈的也不会做在一起喝茶而是干起自己的小活,过年在家每个人一部手机愿意在微信上打个过年快乐,也不愿当面说一声新年快乐,家里的孩子见面不是讨论学习更多的是游戏,太多的人都说过年没有了意思,难道过年抢红包就成了新意思,如今的村子没有了温暖,如今的同学朋友没有了感情,人和人离的越来越远。
我想说的是:有些东西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着,只要我们心存感激心存爱,懂得联系不联系的人,懂得放下手机抬起头看看忽视关心你的人,在去大街和老人聊聊天,我希望新时代改变的是我们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改变不了风俗习惯,人情冷暖,改变不了应有的风貌。趁着年轻多去看多去听,去关心关心那些爱我们的人,去联系一下不常联系的人,学会体谅,学会感恩。常回到家乡看看,看看那烟筒升起的屡屡白烟,走到田间呼吸呼吸大自然的气息,不管村子如何改变,不管钢筋水泥架起多少楼房,农村的慢生活还在,农村的朴实还在,多多回去看看生你养你的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