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圈妈的饭团--带领共读《幸福的婚姻》
碰巧圈妈在回答问题:“看来书中的各种测试题,为什么脑子里全是负面的东西,怎么办?”
嗯,正好最近我也在想“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方法,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圈妈对学习者的思路分成了三种,下面我只拿出两种:
【自我中心式学习者】
有这样一类学习者,他们持有的态度是“我的观点比其他人的都好”、“规则不适用于我”,那么,很有可能,读完一本书的结果是:什么也吸收到,以前相信的现在仍然相信,以前不相信的现在还是不相信。读了书,然并卵。
【完全卷入式学习者】
第二类学习者的特点是:
当看到作者的论点论据与自己的情况相符时,欢呼雀跃:欧耶,我这部分做得不错!
当看到作者的论点论据与自己的状况相悖时,略感焦虑:完蛋,我做得好糟糕!
常常我在学习的时候,很难做到空杯的心态,所以经常是花了时间去 假装 学习,但没有真的吸收到东西。这样其实我是学了假习!
然后比学了个假习更悲剧的是学习后我变得更加焦虑了。
我之前的状态就是非常的不自信,习惯把自己完全的否定,所以无论从书中看到什么心得,想法,观点等,我就好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的珍视(盲从)。
结果我更加否定自己的过去,并且要求自己要做到书中那般。
结果必然是失败,我变得焦虑,内疚,自责,暴躁,各种恶性循环。
我看不到那个做不到的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一味认为应该怎么去做。
道理谁都懂,但真的每个人都能做到,都应该做到吗?
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一味的给自己提出要求。
知道怎么做必然是好的,可是忽略自己的情绪与需求,往往对他人的接纳都是虚假接纳(强迫自己接纳),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爆发。
然而如果在爆发后,我们还是察觉不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一味的去责怪自己,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会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惩罚(内心的愧疚是对自己的惩罚),那么下一次呢?其实还是会继续,因为并没有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如此反复的循环,当然就没办法过好这一生。
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应该有空杯的心态,去看待,去学习。这样可以收获到新的东西,开阔自己的眼界,但也不能盲目的跟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道理,但适合不适合自己,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
学到了好的东西,我们往哪个方向去发展固然是好的,但是在过程中也不要忽略自己内心的需求,在看到他人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这样才能长久——其实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