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作者: naMatilada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02:22 被阅读0次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1·《肖申克的救赎》 观看前

  其实这部电影听身边很多人提起过。只是最初我喜欢看的电影类型局限于喜剧、爱情、当红流量明星主演,最好是青春题材。所以像这样沉重的名字听上去就比较让我抗拒。而在与我家先生恋爱后他也多次安利这部电影给我。但我依然没有点开观看过。我想如果不是这次给自己立下了要观看豆瓣高分电影汇总列表的flag。我可能和这部电影注定无缘了。

  对于肖申克的救赎是一点了解都没有的。不知道故事的大概剧情,也不知道电影的故事背景 ,甚至里面的每一个演员我都没有面熟的。时长2小时22分钟甚至对我而言有点长。电影开始前的一分钟因为回手机消息分心了,以至于只好后退了三四遍从新观看。

  然后就这样跟随着处处转折的剧情投入了进去。

2· 以“希望”为主线时刻转折的剧情

安迪· 杜弗伦,作为一名银行家,他年轻、事业有成。但人生如戏剧,戏剧也是人生。他卷入了杀妻冤案,甚至因为酒精的麻痹、记忆的混乱使他无法自信的对法官辩驳。他被关入了肖申克监狱。

  虽然主角是安迪·杜弗伦,但电影以囚犯瑞德的视角进行叙述。在杜弗伦进入肖申克监狱的第一天起。就有着出人意料的转折。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在瑞德眼里一脸富贵相的安迪·杜弗伦熬过了最艰难的第一晚。没有眼泪,没有痛哭。第二天一早笨拙青涩的适应着监狱的生活  当然这出人意料的转折让瑞德付出了两包烟的代价。

当然在这里我想提起的一幕是:安迪在吃饭时吃出了一条虫子,老布却把那条虫子要了过来。我脑洞大开的以为老布要吃掉这条虫子作为开胃小菜时,老布拉开了衣服将虫子喂给了怀中偷偷藏着的小乌鸦。那一刻我觉得在这个监狱中,是有着一种“人情味”在其中的。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安迪慢慢的与瑞德交好,也利用瑞德在监狱中搞到了他需要的那些小东西。甚至划入了瑞德的朋友名单中。在外出劳动中安迪因为听到了狱警的讲话,即便瑞德暗示他不要插嘴赶紧做事,但安迪利用自己在财务制度方面的才华不仅为朋友们争取到了过冰的啤酒,还迎来了他在牢中的转折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声明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上的问题,这使他摆脱了牢中的繁忙劳力工作,变态囚犯的骚扰。甚至他也可以让他的朋友们“沾光享福”。同时安迪也成为了肖申克监狱狱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得力帮手。

监狱的生活就这样有规律的过着,瑞德假释申请一次次的被驳回,安迪也从刚入狱的“菜鸟”混成了“老鸟”。迎来了新一批的犯人入狱,而这次入狱的新囚犯汤米打破了安迪在常人眼中看似平静的生活。汤米作为惯犯熟混多所监狱,他听过安迪的案子并且知道谁是真凶。但是当安迪向监狱长寻求帮助希望能重新审理自己的案子时却遭到了监狱长的阻拦,甚至监狱长为了自己的私利杀害了知情人汤米。即将照亮安迪的光就这么熄灭了。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十分消沉,让好友瑞德等人都十分不安。而我也担心安迪会选择结束这沉重的生活、不公的命运时。安迪不见了,消失了。离开了肖申克。原来二十年来安迪一直在用小鹤嘴锄挖洞。卷走了替监狱长洗的黑钱,告发了监狱长的恶行,踏上了他曾经对瑞德描绘过的路线。迎来了属于他的迟到的自由 。故事的结尾,瑞德与安迪重逢在阳光明媚的海滨。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3· 他救赎了肖申克,也不止是救赎了肖申克。

安迪在整部电影中最常强调的是“希望”。他也在将希望尽力带给肖申克监狱中的每一个人。剖析整部电影剧情来看处处是伏笔。安迪拿走了鹤嘴锄后瑞德在最后都没有想到他会越狱。因为那样一个小鹤嘴锄挖隧道逃狱在瑞德眼里是不现实的 ,安迪却做到了。但这样的剧情安排却并不突兀,因为安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呀。

在所有人都适应监狱生活的规则,有些随遇而安的意味时,安迪没有选择瑞德的好心劝阻,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狱警解决了税务问题,让自己在狱中过的稍微舒适了起来。

在狱长告诉安迪上面不会拨款时,安迪坚持写了六年信获得了200元的拨款以及一些捐赠的旧书。在大家觉得最多也就这个样子了的时候,安迪用坚持换来了每年500元的拨款定期的捐赠,以及崭新的图书馆。在这个图书馆里所有人活得不再像是日复一日劳作的“行尸走肉”,而是有灵魂的人,会为了学历向上的人,会因为听到音乐陶醉其中的人。真正有血有肉有感知的人类。而这一切都是别人眼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而安迪大概也是骨子里有着情怀与“疯狂”的那一类人吧。在监狱好不容易过上了稍微舒适的生活后,甚至赢得了狱警一些信任后,他选择了即便违纪,即便被关入暗无天日的小房间一周作为代价。他毅然决然的在监狱广播中播放了唱片。陶醉其中。其实很多囚犯甚至不知道那首歌曲的名字,但却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好似此刻关在肖申克监狱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不知道歌词的含义,但我却也由衷的感受到了每个人的享受,感受到了自由的滋味。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其实安迪不止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他对每个人都是充满希望的。他送给瑞德口风琴希望瑞德能找回享受音乐的感觉。他劝老布不要犯罪,要假释出狱好好生活。他帮助汤米学习,在汤米对自己都失去希望的时候,却帮他将试卷寄出。

好在人生处处有转折。初来监狱的安迪对瑞德说过自己是无辜的,瑞德笑着说这个监狱的每个人都是无辜的。而在监狱生活了十几年后的安迪对着新来的汤米说,这个监狱的每个人都是无辜的时,与狱友们笑了起来。我想面对十几年的牢狱生活,还有本身对于自己喝醉酒后记忆模糊的安迪来说,到底有没有杀害妻子,他也不能坚定了吧。但汤米作为知情人士的话语让安迪坚信了自己真的是无辜的。可道路总是曲折的。一番番打击过后在安迪拿出绳子时,我瞬间也是觉得,电影要以悲剧收尾了。大概这也是安迪和常人不同的地方吧。他的所做所为让我不禁再次感叹,对呀!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人呀。绳子不是结束生命用的,而是为了方便携带逃生后的物品。他从来一刻都没有想过放弃生命,放弃生活。

他救赎了肖申克,在这座狱长办公室墙上挂着“主的审判迅速降临”背后却是藏着黑钱的保险箱的监狱。是他的努力使肖申克监狱有了图书馆,有了更好地设施环境。狱长的罪行得到披露,甚至在第一晚杀了一条人命的狱警也得到了审判。他救赎的不仅仅是肖申克,是每个人已经被监狱生活磨的麻木的神经,更是肖申克这座监狱中的每个人的灵魂。在同时,他也达到了自我的救赎。在有限的环境下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最优的条件。一步一步实施自己的计划,不张扬不气馁。在这个大家内心都认为希望是危险的,会叫人发疯的监狱里。人人都被锁在了牢笼里,只有心怀希望的安迪真正获得了自由。看完电影的我不禁会想,如果不是安迪给了瑞德一个希望,让瑞德踏上了寻找安迪说过的地点的路程,瑞德会走上老布的那条路吗?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我想安迪·杜弗伦是属于肖申克的圣人吧。

肖申克的救赎,这不仅仅是属于肖申克的  救赎。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4:浅谈那些如此“像我们的”配角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布鲁克斯·海特伦

老布是个深受“体制化”迫害的典型。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人。老布因为半辈子都是在监狱中生活的,突然出了监狱,加上生活的一点不顺利。这让老布宁愿回到监狱生活,甚至最后以自杀收尾。而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适应了某种生活状态,即便过的是不如意的,也就被动的接受了。相反得到了改变却无法适应,有时甚至因为一点小事走上极端。对于这小部分人来说,或许结束这一切反倒是解脱。而电影中的老布仿佛是得到了解脱。但我认为也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责备老布放弃生命,对于一个年过半百,半辈子生活在监狱的老者来说,没有希望的生活,或许是生不如死。没有朋友没有家人还要忍受病痛,或许能见到被老布饲养的乌鸦对于他都是一种宽慰。只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老布们”能被生活善待,能获得温暖吧。人若是没了希望,那种深深的无法描述的感觉,通过电影的这个桥段我大概是感受到了。BROOKS WAS HERE。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艾利斯·波德·瑞德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更像瑞德一些。瑞德最初对假释出狱是抱有希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的失望,瑞德便对出狱这个事情不再抱有幻想了。甚至于已经开始麻木的过着监狱的生活,为自己找着“体制化”的借口。其实只是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而已。倒卖着监狱里的人买不到的东西。熟练的与狱警混熟关系。明明内心是向往“希望”的。但因为失望过多就把“希望”认定为是疯狂的东西,认定为在肖申克中不应该有的东西。对于安迪的出狱有着羡慕,但也仅仅停留在一点羡慕,面对多次失望的监狱假释已经是放弃、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我个人认为瑞德和我们大多数人很像。面对挫折可能会“爬起”很多次。但摔倒的多了,也就“趴着不动了”。明明向往美好,但却胆怯不敢前行。冠冕堂皇的为自己找到借口理由。好在瑞德获得了安迪的“救赎”,那个指南针手表没有成为他重返监狱的罪证,而是成为了他寻找安迪的向导。可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又怎么能只单纯依赖于他人的“救赎”呢? 终究要靠自我救赎罢了。

5·人生就像肖申克。拒绝“体制化”

看完整部电影,让我感觉人生仿佛就是肖申克监狱,就像电影中瑞德说的“这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而生存的习惯了,却连希望都觉得是奢求,是疯狂的存在。循规蹈矩的日复一日。会欢笑会哭泣会愤怒,但是不再会思考了。慢慢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的麻木。亲手将高墙越铸越高,最终将自己困在其中。瑞德在电影中常提的一个名词是“体制化”。可是最后他忘了是他自己将自己关了进去,也忘了就连“体制化”这套理论这个用词都是自己造就的。电影演的是人生,但人生不是一场电影。没有安迪来救赎我们。那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自我救赎吧。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碰不到。那就是希望。”

即便我们生活在“体制内”也要像安迪一样,尽力地充满希望,不要无所事事直到被体制吞掉,过上浑浑噩噩的“体制”生活。平淡麻木的仿佛温水煮青蛙,当醒悟时就再也跳不出锅炉。

如果人生就像肖申克,很多事情无法顺从自己的心意,时常感觉到无力无奈,日益活的麻木。但总要充满希望。肖申克中没有安迪那就做自己的安迪。没人救赎那就自我救赎。即便生活在体制内也要做到不能体制化。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2018年7月13日晚

豆瓣高分电影观后感第一篇

《肖申克的救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迪·杜弗伦 向太平洋驶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je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