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惰性,这似乎是造物主故意设下的bug,让那些能够自我修复的人取得成功,而不管不顾的人庸庸碌碌。
我,很多次都被它无情的打败了,因为自己意志力的薄弱,觉得对自己好一点,没必要搞的如此累,所以我选择了妥协,让这个bug有机可乘。渐渐的,我的写作,不再坚持;我的羽毛球,不再触碰;我的英语,抛之脑后……
曾几何时,我觉得这样一种状态也很好,什么都不用管,任由他人安排。还真应了那句:若有人可以依靠,谁会愿意将强。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日复一日中慢慢消沉下去,迷失自己。当你想要悔改的时候,却发现时间留给你的已经所剩不多,你最好的岁月已悄然流逝,最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惰性的直接体现,就是我们很愿意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舒适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惰性以及惯性的共同结果,如果惰性强于惯性,舒适区会越来越小;反之,你会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何时何地,你总有办法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
让自己改变长久以来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或者是工作习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当在一种状态下呆久了,会很自在,因为熟悉了周遭的一切,身体本能的对其放松了警惕;一旦步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千万种不适袭来,让你会不由自主的想要退缩,回到那个让你舒服的地方。所以,一个人要有所改变,必然是要付出极大的痛苦的。
离开简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好多次想写点什么,一到提笔的时候,觉得胸无半点墨,那种往日的一吐为快早已不复存在。或如蒋方舟所说,孤独、规律、专注是保持写作的不二法门。为什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为什么习惯的养成要三个月?多么令人(尤其是现代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啊?
好在我还是如此的喜爱这个平台,时不时的会点进去看看。而几乎每次总能看到有人关注我,或者喜欢我写的文章。这份鼓舞,是我重回简书,坚持写下去的动力,不再为了自己的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启迪,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下一份决心,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而是不想再一次辜负那些对你充满期待的人儿。
世界,是因为彼此的信任,合作,而变得美丽的。我们需要有一个英雄挺身而出,带领大家走向光明。而那个英雄,是受到大家认可的。
6/30/2016 10:08:34 PM
By 天雨恋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