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父亲(一)

我的父亲(一)

作者: 蓝天_7582 | 来源:发表于2020-07-25 17:12 被阅读0次

    我父亲李文学,今年81了,现在他老了老了,总想让我们认可他这辈子做的有成绩。可我们哪一个也不买他的账,总拿他过去做的事情怼他。我怼的最狠,"既然你把自己说的那么了不起,为什么邢集街北头数咱家最穷?害得我们连学都不能上。”

    特别是我,最恨他,恨他经常无理由的,把我善良又老实巴交的母亲往死里打。我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发过誓,长大后一定要打父亲一顿,为妈妈报仇!

    由于我们心里都记恨他,搞得每次见面,都会争吵的不欢而散…

    直到这两天我看了他写的经历,才认识到,父亲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大概跟他童年苦难的经历有关吧。中间看着看着,也是让我几经流下了眼泪。

    说起我们的家史,好像命运像在和我们开玩笑似的,我们家三代小时候都要过饭,我爷要过,我父亲要过,我们小时候也要过。

    父亲写道,他父亲李宏山,六七岁时就给财主放牛,放牛回来还要给牛割草,财主家有什么活都得干,经常吃不饱,天再冷也要喂牛,垫牛栏,出牛粪,每天如此。如果哪一点做错了,不是打便是骂,打的浑身上下都是伤,疼的再狠也得忍着,为了就是想活下去。

    加一句,我父亲的父亲有个弟弟叫李宏举,20岁的时候抓壮丁抓走了,从此鸟无音信。

    他父亲17岁那年,开始给本街地主郭定壹家做苦工,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过去有一种说法是,长工短工,干到腊月就是满工。满工后结账,再把结的钱和粮食带回家,就算这一年扛工到头了。

    这一干十几年,也不错,攒了一点钱,后来自己就做个小生意,过去就称为卖货郎。就是进点糖豆果子和针头线脑锅碗瓢勺之类的,肩挑着下去呦乡,让乡下小孩儿大人从屋里拿出像粮食,废铁、麻绳头、破衣服、棉花之类的都可以换东西。夏天揉糍粑粉卖,冬天就卖红薯。父亲说当年他爹李宏山的红薯,在街上是出了名的好吃,蒸的红薯又光又亮又甜,远远就能闻到香,挑到街上卖的也快。

    到了1937年,他父亲有了一点积蓄,这年他父亲34岁,娶了我奶奶方利荣,当年奶奶26岁。两年后生下了我的父亲,此后的生活,过得倒也相安无事,家庭和睦温馨。父亲到了4岁那年,我奶奶又给他生了个妹妹,父亲描述他妹妹长得机灵可爱,一家人都很欢喜。转眼到了大年三十,本来想着要喜气洋洋地过个好年,没想到本街上有个叫杜大有的保长,(也就是现在住在我门口的杜金山的爹,有的说,解放前保长级别与现在乡镇长差不多,也有的说,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保长看他父亲忠厚老实,就带着枪到他家,逼着他父亲去出工,往明港送炭,不等父亲说话,就说,如果你要是反抗不去的话,叫你全家过年都不得安宁。

    为了家人的安全,他父亲只好硬着头皮去了,担着100多斤的炭地走到明港,走到已天黑,交了货又连夜赶了回来。这一来一回80里地,把他父亲累坏了,脚也磨破又肿胀的厉害。他说他的父亲本来身体就不好,回来就病倒了,这一病躺在床上好几个月不能下床。悲剧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好了,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我还会接着续。

    🤲 关于父亲,我是一直不屑于写父亲的,因为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差。我曾经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心里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打父亲一顿,为母亲报仇。

    直到去年九月份,我参加了钟二毛老师的写作训练营。钟二毛老师出了13本书,也是影视编剧导演,他导演的自己写的剧本《死鬼的微笑》在国外获了大奖。

    钟老师第一天课程就讲,他说,在国外,我们学习写作,首先老师就让写自己的父母及家族史,和身边老师啊,朋友啊,以及周围对你有影响的人。

    所以那一个月,我写了七篇父亲,五篇母亲,当时写的都是不好的父亲。后来因为我丈夫自己开三轮,把车开翻手胳膊砸断住院了,我才终止写父母。

    说起来,父亲写他的经历,还是在2017年的时候,我鼓励父亲让他写的,他上过小学,认得几个字。

    当年父亲79岁,都这么大年纪了,我们却对他童年的经历知之甚少,甚至为零。父亲从来不提他的过去。

    但我却很好奇,父亲怎么就成了孤儿了?他的童年是怎么过来的?他没有兄弟姐妹吗?他的父母生前是做什么的呢?那个年代靠什么生活呢?他的父母是怎么死的呢?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经常萦绕着我。

    父亲当时并没写,他说,手捏不住笔,又说眼睛看不清。又过了几个月,转眼到了冬天,他有一天突然夜里拉肚子,拉了一夜,起不来了。大哥早上开车把他送到医院,医生告诉我们,你们要有所准备,你父亲不但身体弱,还有很严重的肺气肿病,指不定哪一口气憋过去,就走了。

    后来我父亲也知道他时日不多了,就在住院的20多天里写下了他的经历,用材料纸写了共51张,回来交给了我。

    父亲住院回来病好了很多,加上我开超市,每到过年很忙,就匆匆看了看他写的,那真是一个混乱,错别字连篇,没有细节,像长篇报告。有一部分是用别的字代替的,比如"辜负",他就用"古付"代替,在理解意思上难了很多,我就一耽搁,就是两三年没看。

    这两天呀,又想起来了,翻出来看了他写的手稿,我觉得我就像个翻译官,一张纸三四百字,我得停下来半天琢磨意思,还要和父亲核对时间。

    现在我就一次写一点,慢慢地梳理思路。好啦,下次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父亲(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mh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