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

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

作者: 二十四岁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18:08 被阅读239次

         算是许久的读后感吧,顺便把过去的记忆也一并串起来,不然总比闲的浪费时间要好很多了吧,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篇正式的读后感吧,算是我的自己对于这十年的回忆。不过起因也的确是因为这本书的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这本书已经读了四遍了吧,整体来说我也应该也算是吴晓波的书迷了吧,基本他的书都看了一遍,之前很感兴趣的近代商业史也是通过他的书深入了解的,不过这本书相比之前30年的书籍所带给我的感触更大一些,因为这10年我就是其中的见证者,这10年的亲身经历者。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这本书将我过去的记忆串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这本书是恰到好处的对这10年进行的一次复盘。

我印象中是从小学的时候开始看报的吧,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了移动端新闻普及的时候为止,但是毕竟当时是个小屁孩,能记住的东西不多,就算记也只是记个名词的,然后在转天的课上可以和老师聊天而已,所以好多事情背后的发生的原因,已经后续影响及意义都没有太深究,后来随着年龄大了逐渐去追寻这些,而这本书也恰到好处的解答一些当年我的疑惑。就像08年的次贷危机,说实话,当时看的时候连次贷这个名词都没有能够理解的说,时隔多年才算弄明白这些,以及真正发生的原因;还有当年的3Q大战,当时只是凑热闹的看着,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然后还傻乎乎的为领到那10QB的补偿而开心。

这十年是一幅剪影,是每一件大事小事组成的每一帧画面,十年的时间足够长,足够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足够让一个行业从兴起到衰落,也足够让一个全新的浪潮从潮汐到潮退,不过可能唯一没有多少成长的就是我这个下屁孩了吧。

2008年,这一年我刚上初中,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这一年发生的印象最深的就是5件事了吧,年初的雪灾,年中的汶川地震,8月份的北京奥运会,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奥巴马当选了,每一件事都那么远,现在想想其实每一件事都离得很远,但是其实每一件事都影响到了生活的点滴。而现在看来当时的事情出了这些还有好多好多事情都被我遗漏了;黄光裕被捕,三聚氰胺,家电下乡,以及后来政治课上经常出现的保8,这一切的起始都在这一年,如果在当时能够多了解这方面的事我想对于宏观经济的理解我应该能看的更透彻了 吧。

2009年,这一年初二,当时已经是个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网瘾少年了好像,当时特别迷的游戏就是穿越火线了,这一年的印象当时记得4万亿救市计划,然后吉利上演蛇吞象,收购沃尔沃 (当时记得报纸连续报道了好几天的说),然后还有就是高涨的房价,这个的话,等我上了大学之后才算看清了政府与房地产的关系,以及房地产在中国经济的地位,可以说当年的4万亿基本都是刺激到了房地产产业上,如果当时能看明白我想一定会让家长选择买房;然后是我不知道的事,当时的谷歌已经因为政策问题开始在逐步退出中国(等上了高中才知道中国的“墙”),以及共享经济的出现,Airb&b,Uber,团购网站的诞生,一切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了09年,可惜当时的我完全不知道这些信息(又一次体现信息的闭塞)

2010年,这一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所谓的3Q大战,以及富士康的13跳了,其实这里主要想说的是当时我不知道的事吧,为什么360要在这个时候开战,富士康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后我到后面才理解了的,看过《Free》之后其实是可以理解老周的做法,但是作为腾讯系的用户还是不得不吐槽一句老周的360真的是流氓,虽然开创了一代免费的典范(游戏圈开创的则是史玉柱的征途)但是对于用户的隐私,垃圾软件的植入,第三方插件完全没有限制,时至今日,腾讯已经早不是一个当初的腾讯,但是360依旧是那个流氓软件的代名词,就算已经借壳A股上市,但是已经没法掩盖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主营业务收入几乎为负的尴尬,犹记得当时上市承诺的三年净利润要达到89亿,目前看来不出什么意外,360的营收估计只能通过变现及造假才能达到了吧。

对了还有在这一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全世界第二,值得自豪么,或许是吧,但是有多少水份不得而知,而且带来的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严重失衡,当初4万亿完全都投入到了国有经济中,可以说是从这一年开始就是带血的GDP由来吧。

2011年,这一年上了高中,因为每天都要坐地铁上下学,所以养成了两个至今还觉得不错的爱好,一个是看书,一个看电影,当时每天都要坐20分钟的地铁,所以就在当时的手机里手机下载好了之前的电影每天上下学的时候开始看,然后看累的时候就是在看书了,不过印象中到了高三的时候这两习惯也没改变(不知道高考分低跟这个有没有关系)不过这也是到现在对外宣称阅片的千部以上的主要基础了。

在这一年,微信与小米手机同时横空出世,其实这边还有一段得说的事情,就是雷军的米聊了,这款APP的可以说差点杀死了微信(参与感与腾讯传都有说倒是)但是可惜最后功亏一篑,3个月的空白期,被张小龙用60天就超越了,也是几乎在这一年成为米粉,然后就是关于O2O的千团大战了,记得当时团购的价格对于一个高中生还是有很大的诱惑的,应该也是这一年我知道了凡客这个很可惜的品牌,完美的演绎了一个“互联网+”泡沫的诞生到覆灭了。

这一年还有一个关键的名词在中国诞生了PM2.5,一开始最先由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发布的这个名词,在之后的几年中几乎是无处不在了,不过去了杭州和广州之后这个名词就基本没有听过了,不得不说,南方的天气的确比北方要好太多了。具体的话了解这些可以去看看的柴静的穹顶之下应该会有更深的体会吧。

在这一年的报道中也反复提到了刘志军这个人,其实平心而论,这个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功的,可以说是很大的功劳,他的地位就像日本的十河信二(日本新干线之父)一样,用着几乎一样的手段,用高额的负债强逼中央批准高铁的投建,至于其他方面就不多评价了。

2012年这一年我记得当时换掉了用了两年的三星S8500(三星S1的姐妹版)换上小米1青春版,可能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当一个米粉的吧,然后注册了微信,但是由于当时的氛围(高三临近)几乎没人玩手机,所以也是沉寂了很久,这一年的我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学生的局限性,不得不说,如果有胆量的我真应该早一点打破这个局限性),在这一年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横空出世,程维的Uber山寨版也上线了,不过只是当时的我很遗憾,还是里互联网太远太远了。

也是在这一年,还有两件事,一件事是山东人莫言打败了陪跑的村上春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住(当然被逼放弃国籍的高行建不算),另外一件事就是徐峥的泰囧成为第一部国产片过10亿的电影,也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开端。

在这里想引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回忆

      “到2012年,改革的上半场即将落幕了。斗转星移之间,一切都变得越来越陌生。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曾经叱咤一时、留下过身影的人们,也相继步入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出生于1928年的吴仁宝住进了医院;出生于1939年的李经纬在广州的医院已经被“双规”了整整10年;出生于1934年的步鑫生被查出罹患绝症,他打算回到24年未曾回去的伤心之地—老家盐海县;出生于1939年的马胜利关掉了自己的包子铺,杜门绝客。在这些人中,年纪最大的是出生于1928年的褚时健,他正在远离尘嚣的云南哀牢山上种橙子”

看到这段话莫名有些伤感,时代的弄潮儿有些疯癫有些张狂,但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代言人。

至于从2013至今,上了大学,然后毕业工作,感觉这时候发生的都是成年之后了,记忆都很清楚了,但是正因为记得清楚所以想说的话就更多了,就不在这里再说了,回头等有时候再补上好了。

        我不断的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的在阅读这十年,不仅仅是因为我是这十年的见证者,更因为这十年是我不断成长的十年(虽然总嫌弃自己是个小屁孩)这十年其实我和其他人一样见证了很多机会,甚至是奇迹的发生,也见识了到了很多昙花一现,一夜天堂一夜地狱的崩盘。就像之总有人说,我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点什么,我的话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多读点书,多学习,多勇敢一点,去不断以见微知著,覩始知终为目标而努力。”但是十年早已过去,至少现在的我有机会不会让10年后的自己对自己说今天这样一句话了,毕竟种下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m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