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陆风景
春夏在 《奇葩说 》现场今天看奇葩说,被春夏震撼。
一个性格很“秋冬”的人,给自己起名“春夏”。果然是个拧巴的姑娘,有故事的90后金像奖影后。
面对"是否应该感谢生活的暴击"这个辩题,她的真诚让导师意外,让奇葩队员动容。
"这些话如果不说,我回去可能会憋死。"
"经历这些暴击,我变成了一个我自己不喜欢的人,我变得不会撒娇,攻击性很强。大家看不出来是因为现在是工作。这些改变真的是好事吗?"
春夏
一个真诚倔强的女孩子是自带光芒的。
她让我想起了金星,俞飞鸿等有个人风格的女性。金星的"真"是她鲜明的标签,俞飞鸿在《十三邀》的神淡气闲也让人赏心悦目。
她们因为做自己,所以让人心生愉悦。
俞飞鸿 对话 许知远我不禁反观自己。
我也是个崇尚真诚的人,但工作生活中,我的面具仍然时常携带。
我想摘下面具,赤诚得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会因此待我更好吗?
我犹豫了一下。
对客户真诚,谈项目时,不刻意美化公司实力,不尽量显得聪明睿智,经验老道。
会有什么后果?
说到对人真诚,我想到了贫苦人群。他们似乎没有伪饰的必要,生活本身就足够血淋淋,真诚也似乎显而易见。
然而,他们的真诚似乎并不被关注。
波杰克的丧所以,
人到底什么时候应该真诚,能够真诚?
真诚等于做自己吗?
真诚一定好吗?
我穿上运动鞋,在雾霾深深的城市跑了一圈,似乎获得了一些思考。
1. 被赞美的真诚,是有条件的。
往往成功人士的真诚才叫人动容,虽然我们不愿承认。这倒不是说不成功的人就不能真诚,而是说,普罗大众的真诚似乎不会被过多关注和褒奖。
我们说的“令人动容的真诚" 往往是伴随着表达者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自信,而这往往需要成功的体验做支撑才会让人从内到外散发魅力。
某种程度上,真诚也是一种像自由一样珍贵而奢侈的东西。就像忆苦思甜,成功人士的过去才是有人围观的。
如果春夏仍然是那个每天坐3小时地铁上班的女孩,我们恐怕也不会对她的真诚那么感兴趣。
2. 人生自由度的有限性决定了真诚作用对象的选择性。
翻译白话:有利益冲突的人很难彼此真诚。
前阵子看 《十三邀》王小川对生命本质的理解,生物学背景让他意识到,生命是有层次的,下层生命让人获得欲望,上层生命让人受到束缚和节制。
人在本质上是不能完全自由的,正像他说的——“如果每个细胞都追求绝对自由,那人就完蛋了”。
为什么不能肆无忌惮地真诚?因为人在现实中有该扮演的角色,有利益关系的制衡。
爱在黎明破晓前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大家都很真诚,没有套路,但现实却十分残酷。人是同一批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因为现实中,人是有社会角色,有利益冲突的,所以,我们不能那么肆无忌惮得自由。
3. 释放真诚,世界可能不会待我更好,但世界本身会变得更好。
今天我吃着吮指原味鸡,看着这个走心分享的姑娘,我就想说,我是不会让纯粹的友情沾上利益之染的。
就像那句古话: 好朋友不要合伙开公司。或许这个结论的更本质基础在于——人性本身有着诸多不完美。
我们知道人生的艰难,见过太多世态炎凉,所以更不愿去急切得敞开心扉,或者轻易让纯粹的感情变色。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释放最大的善意。
因为我们如何对他人,就是如何对自己。
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酷的做法就是,让自己内心强大,光芒万丈。让自己足够自信,足够到在真诚这个话题上有足够的选择权。
大爱奥普拉正像宋丹丹在接受杨澜访谈时所说的:“如果现在谁说和我在一起不舒服不开心,我就会劝他马上远离我,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是一种底气,更是一种资本。
面具当摘直须摘,莫待无真空叹息。
文/一陆风景
一陆风景———后记:
由真诚引发的真诚的思考,随时记录。
一晚上的感悟成果,必定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欢迎共同探讨。
欢迎关注一陆风景,我是鹿姑娘,
一只认真思考人生的神奇之鹿。
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