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体现人类社会因环境而出现的差异而言,波利尼西亚还是不失为可靠的例子。由于波利尼西亚的示范,我们知道这个戏码还有可能再次上演。但是,各大陆是否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若果真如此,造成大陆差异的环境差别为何,后果又如何?
以下为本章节一些要点摘录:
○ 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两种岛屿社会发展差异的原因,或许就有了一个能帮助我们理解各大洲发展差异这个更宏大问题的模型。
○ 具有目的性的实验无法在人类社会中实行,科学家不得不去寻找“自然实验”,也就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类似情况。
○ 人类定居波利尼西亚的过程中,就有这么一个自然实验。这些散布在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以东的太平洋岛屿有好几千个,面积、偏远程度、地势高低、气候、生产力、地理和生物资源都不同(图2)。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岛屿因舟船无法到达而无人居住。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有一群人从新几内亚以北的俾斯麦群岛出航,最后发现了几个岛屿。这些人除了航海,还会耕作和捕鱼。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他们的子孙几乎踏上了每一个可供人居住的岛屿。定居过程基本完成于公元500年,余下的几个岛屿在公元1000年后也有人上岸定居。

○ 波利尼西亚的历史可以视为一种帮助我们研究人类适应过程的自然实验,而其他地区的人类定居,往往由一拨又一拨彼此无关的拓殖者分批完成,会造成很多影响我们研究的复杂状况。
○ 大抵而言,波利尼西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多少可以自给自足的家庭,有些群岛还有余力支持工具制造专家。在社会组织方面,波利尼西亚的社会从人人平等的村落到阶级严明的社会一应俱全,后者有首领和平民等阶级,讲求门当户对。就政治组织而言,简单如独立的部落、村落,复杂如由几个群岛组成的帝国雏形,这种原始帝国已有开疆拓土的常备军。最后,就波利尼西亚的物质文化而言,有些地方只生产出个人用具,有些地方则有能力建造壮观的石头建筑。
○ 波利尼西亚人的食物生产主要靠农业,但他们的作物都是在波利尼西亚之外被驯化后随拓殖者而来的热带作物,在亚南极地区无法种植。
○ 波利尼西亚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是灌溉地上栽培的芋头。人口较多的热带岛屿中,汤加群岛是无法种植芋头的,因为岛上地势低平而缺乏河流。
○ 以上种种和环境相关的因素使波利尼西亚各地发展出不同的生存方式,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可耕地上的人口)差异。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包括狩猎—采集者居住的查塔姆群岛部落(每平方英里只有5人)和新西兰南岛,以及新西兰余下的农业地带(每平方英里28人)。相形之下,许多实行集约农业的岛屿,人口密度可超过每平方英里120人。汤加群岛、萨摩亚群岛和社会群岛的人口密度可达每平方英里210~250人,夏威夷群岛则约为300人。
○ 在波利尼西亚,政治单元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交互作用,影响到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组织。一般而言,政治单元越大,人口密度越高,技术和组织就越繁复。简而言之,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只有一部分人务农,但皆从事密集劳作,以产出足够的剩余食物来供养不事生产的人,如首领、官僚、神职人员和士兵。
○ 经济专业化是在面积较大、人口密度较高的岛屿发展出来的,尤以萨摩亚群岛、社会群岛、汤加群岛和夏威夷群岛的经济专业化最为发达。特别是汤加群岛和夏威夷群岛,岛上已出现世袭的手艺专家,尽管并非全职,如独木舟师傅、航海家、石匠、捕鱼人和刺青师傅。
○ 社会复杂程度最高的当属夏威夷群岛,光首领家族就分了8个层级。首领家族的成员不但不与平民通婚,也只和同一阶层的人缔结婚约,有些甚至和兄弟姊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者)结为夫妻。到了首领面前,平民必须行拜倒之礼。首领家族的成员、所有的官僚和一部分手艺专家可以不事生产。
○ 在政治组织最为复杂的汤加群岛和夏威夷群岛,世袭首领的地位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国王相当,而且土地皆由其掌握,不属于平民所有。首领利用官僚代自己向平民征收粮食,并强制征召平民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项目因岛而异:在夏威夷群岛是灌溉系统、鱼塘,在马克萨斯群岛则为舞蹈和祭典中心,在汤加群岛是首领的陵墓,此外还有夏威夷群岛、社会群岛和复活节岛上的庙宇。
○ 18世纪欧洲人来到汤加的时候,汤加已是由多个群岛组成的帝国。汤加群岛在地理上结构紧密,包含几个地形完整的大岛,因此每个岛屿都在一个首领的统御之下;汤加最大岛汤加塔布岛的世袭首领统一了整个汤加群岛,还征服了最远达500英里外的岛屿。
○ 波利尼西亚诸岛的经济专业化、社会复杂程度、政治组织和物质产品皆大异其趣。这种种差异和人口多寡、密度都有关,也和岛屿面积大小、地形完整程度、隔绝程度有关,也关系到维持生计、发展食物生产能力的机会。
○ 和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相比,波利尼西亚的多样性只是一个截面。
○ 此外,人类很晚才定居波利尼西亚,即使是最古老的波利尼西亚社会也只发展了3200年左右,实在难望其他大洲项背,哪怕是起步最晚的美洲,至少也有1.3万年的历史。
*书籍信息:[美]贾雷德·戴蒙德, 王道还 廖月娟 译, 枪炮、病菌与钢铁[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