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哲学
真正的你,不是这个人,而是这颗心

真正的你,不是这个人,而是这颗心

作者: 李晚成 | 来源:发表于2020-01-13 23:17 被阅读0次

    无善无恶心之体

    假如没有一个人来发问,“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话就讲完了,但终究是出来了一句话,说明还至少有一个人,所以就还有下面的话。“无善无恶”这四个字是用人类的处境来反推“一元心境”,真实的一元心境怎么会有“无善无恶”这个概念?凡是概念,都是虚妄的。所有的人,你死我活,各种争斗,都是建立“有善有恶”的前提下,最终为“我善你恶”做所有的奋斗。先停一下,用“善“”恶”这两个字因为这两字代表人类分别心的极致,并不是现代道德层面上的善恶。《传习录》记录王阳明原话是:善是循理,恶是动气。我们先把“理”摆开,因为被宋明理学搅混了脑袋,我们一听到“循理”马上就联想到“专制主义对个人基本生理需求的剥夺”。现在我们从“动气”入手,动气是恶,那自然不动气就是不恶。动气是什么?你什么时候气会动?生气、激动、愤慨这些突然的心理变化就是典型的动气。还有一些不典型的心理变化,生闷气、焦虑、鄙视,潜藏在内心不易察觉的情绪。王阳明说这个是恶。那我们来想一下,这些情绪的反面是什么,不生气,不激动,不愤慨,不生闷气,不焦虑,不鄙视……综合看一下,是什么?是平和。

    写到这里,请所有读者把那套道德评判放下,不要再认为“无善无恶是什么东西,如果没有善也没有恶,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把阳明心学的信奉者通通抓起来,他们会扰乱社会治安。”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分别心,佛学的朋友不要一听到分别心就把“分别心”往罪恶那边套。我把“分别心”抛出来,估计你们会更清晰一点。分别心,分别心,这颗心在分别的内容是什么?内容是好坏、对错、是非、善恶、美丑、大小等等。内容是分别的客体。而分别的主体是什么?哪个在分别?心嘛,是这个心在分别。我再问各位一句,假如有一个百分之百客观的评价体系,那这个客观的评价体系本身能不能有没有好坏、对错、是非、善恶、美丑、大小……?肯定不能,假如这个评价体系本身有这些区分,那就会有偏颇,就会误判。那既然我们一致认为都用“心”在做评判、做分别,那么这个“心”理应就是要无善无恶的,否则这个心就是乱来的。那佛学朋友以为的那个分别心是什么?是把自己的那个妄心当成了这颗真心。你的这颗心自己已经有染东西了,你再去分别,那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你的兄弟,那不看错才怪。讲到这一层,也再破一下,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公正的,“自己是公正的”就是善恶评判,你先评判自己是“善”,自然去看跟你不一样的是恶。你这颗心已经是“善心”,而不是“无善无恶之心”,你已经是偏颇了,你还能作为参考体系吗?

    我们在“分别心”这个话题一路引申下去,会发现这个实相:有两个认知上不同的心在分别。一个人,怎么会有两颗心?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了吗?我再写多一遍“一个人,怎么会有两颗心?”这是不可能的,这里面一定有哪颗心是在欺骗我们,或者我们的认知出现偏差,错误地认为我们是那颗心。一个是妄心,一个是真心。不要太早下定论就说“那个无善无恶之心肯定是真心,那个有善有恶的心肯定是妄心”。我们姑且就先假定那个“认定自己是善心”的那颗心是真心。马上会发现一个悖论:是哪个在认定那颗评判善恶的心是善心?必定是这颗心有另外的一个评价体系,而这个评价体系又得在客观上百分之百的无善无恶的偏颇,才能评判自己这颗心是善的,否则就是这颗心就用自己证明了自己是善的,这种荒唐的自我证明就像“我用我的手抓起我的头发把我和我的马从河里面拉了出来”一样荒唐。

    所以,答案是什么?不管怎么追,必定有一个无善无恶的心才能起判断,而那个无善无恶的心就是真心,而那个已经假定自己是善/恶的心是妄心,是假心。而小我,就是这个假心。

    这个假心不是心,是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的你,不是这个人,而是这颗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qo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