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老城基筑起了新城,成为了官府驻地,这里逐渐兴旺起来,人口聚集,商贾往来频繁。原来蒙汉分制,界限分明,纷争不断,现在蒙汉关系也得到了缓和。闯关东来的汉人垦荒农耕,蒙古人依旧过着游牧的生活。
在老城基南,原来是涛涛的松江水,向东奔流不息。随着松江水的回落,这里成了一条狭长的湖泊。水势浩大,水草茂盛,岸边是天然的放牧场。
城南岗上住着一户黄姓财主,是早年偷偷闯关来到此地。开始帮蒙古人放牧,和蒙古人相处的很好。蒙古人走后,他开垦了大量荒地,牛羊成群,家财万贯,建有高墙大院,雇佣了几十个耪青(农工)的。老财主为人善良,大灾之年,放粮救济贫苦的移民,深得人心,也是他发家的根本原因。老财主去世以后,五个儿子中的老大当家,其他几个少东家则好吃懒做,骄横跋扈,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一天,游手好闲的五少爷在街上闲逛,路过吴耪青的家门,撞见一少妇出来倒水,五少爷见此女浓眉大眼、身段苗条,一双贼溜溜的眼睛紧盯不放,跟随进了院子搭讪。少妇急忙往屋里跑,婆婆吴老太见状,拄着拐出来呵斥,五少爷觉得扫了兴,无奈退去。边走边回头,心想你等着,早晚是我的菜。
吴耪青一家是逃荒而来,家境贫寒,多年来靠耪青为生,日子刚好点,建起了两间小土房,老吴却积劳成疾,病死了。吴老太和儿子一起生活。老吴的儿子良子从小就给黄财主家放马,前年收留了逃荒的小翠,小翠感救命之恩,便以身相许,嫁给了良子。
一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由于小翠的美貌,被五少爷给盯上了。自此,五少爷常带人来惹是生非,纠缠小翠。一日傍晚,吴老太见五少爷闯入屋里,撕扯小翠的衣服,欲行不轨,便拿起拐杖朝着五少爷的后脑勺狠狠的砸向了下去,把五少爷的头打出个口子,血流不止。五少爷哪里受过这种亏啊,起来一脚踢在吴老太的肚子上,把吴老太踢出几米远摔倒在地,头撞到锅台晕了过去,又上去踢了几脚,吴老太没有了气息,见出了大事,便仓皇逃走。
小翠抱起婆婆,苦苦的哭喊,婆婆嘴角留着血、眼睛慢慢睁开,刚要说话身子一歪便离开了人世。良子回来得知母亲惨死,悲痛欲绝,拿起镰刀要去找五少爷拼命。小翠死活拉住良子的腿不放,苦苦哀求,“咱争不过人家啊,你去了不是白白送死吗,你死了,我可咋办啊”。良子看着妻子声嘶力竭的哀求,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把仇恨埋在了心底。良子也知道,那个年代,荒郊野岭,无法无天,逃荒而来的穷苦农民,哪里去说理啊,可也不能让母亲白白死去啊。悲愤加仇恨折磨着良子,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把母亲安葬以后,良子背着小翠,把杀猪刀磨得飞快,做好了拼命的准备,去找大当家的理论。
大当家是个明事理的人,早知老五闯了祸,把老五狠狠的收拾了一顿,决定给予赔偿。还没来的及去安抚,良子便找来了。见良子脸色铁青,大当家的急忙起身深施一礼,让良子落座。大当家的这一举动是良子万万没有想到的,准备好的凶器也无法拿出来,呆呆的站着不动。大当家的一番好话,说得良子眼泪不停的流。最后,良子只能同意给了些银两私了。
此事就这样过去了,五少爷收敛了不少,再没有去骚扰小翠。可时间一长,贼心不死的五少爷还是惦记小翠那迷人的身段。觉得不能对小翠下手,就开始想办法除掉良子。
良子每天清早就去湖边放牧,几十匹马养的膘肥体壮。一天,大雾弥天,朦胧中良子发现马群里多了两匹青马,一大一小,体型清秀,毛色光亮。良子试着走过去,越靠近,青马离他越远,总是不能接近青马。良子非常的好奇,以为是附近哪个财主家的马,便没有在意。可每天放牧与此,只要是清晨有了雾气,远处就能见到这对青马。只是青马自从被良子发现后,就再也没有接近马群,单独的在一旁吃草嬉戏。良子觉得此事蹊跷,便天天注意青马的出现。提前准备最好的牧草,放在岸边,等青马出现。果然,一对青马出现了,来到良子准备的草前,吃了起来。良子在暗中注视着,越看越觉得这两匹青马不一般,不但身形修长,且还步履轻盈,忽远忽近、时隐时现。傍晚赶马群回家时,青马便突然消失在雾气中。良子每天割牧草喂青马,也许是觉得良子无恶意,渐渐的良子就接近了青马,抚摸着青马,很是亲近。
这一切,有一天就被暗中盯着良子的五少爷发现了,回去告诉了大当家的,说良子暗中养了两匹青马,非常的好。大当家的怎么也不相信五少爷的话,一个穷孩子哪来的马呀。可必定是五少爷亲眼所见,大当家的也决定暗中观看。
早早的就来到岸边,躲在草丛中观察。只见良子赶着马群,大当家的反复数着马匹,一匹不多啊!便欲起身回去,突然远处水面的雾气中出现了两匹青马,转眼间来到岸边,悠闲的吃着草。大当家的见状,大吃一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马呀,只喊好马、好马。不一会,良子过去给青马喂草,十分亲热。大当家的忍不住冲出草丛朝岸边奔去,想就近看看青马。良子见大当家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也惊动了青马,瞬间青马就不见了。大当家的眼看青马消失了,便追问良子,是何缘故。良子不知所答,见青马消失了,也是无奈。就实话实说了遇见青马的整个过程。
大当家的回到府上,觉得此事神奇,难道这是神马吗。遂起贪心,想把神马套住,据为己有。就决定一面派人暗中监视,一面逼迫良子七日内把这对青马交出来。
一连数日的暗中观察,不见青马的出现。都以为是良子搞得鬼,便对良子变本加厉。如不能把青马套住交上来,就把他赶出去。还要以私养马匹,处罚良子。五少爷见大当家的对良子态度有变,便觉得有机可乘,开始图谋不轨了。
良子被逼无奈,整日闷闷不乐,回家就和小翠说了青马的事。良子说,这对青马难道真的是神马吗,怎么说没就没了,这要是不给大当家的套住马,可要遭殃了。“青马啊、青马,你要是不出现,可把我一家害了”。良子哪里知道,这一切都被藏在窗外的五少爷给听见了。五少爷心中暗喜,既然是神马,就不可能回来了,就可以青马要挟良子,乘机占小翠的便宜。
次日,五少爷上午便来到良子家,小翠自己在家,五少爷对小翠动手动脚,小翠誓死不从。五少爷知道这是到嘴的肉,早晚都是吃便不急。说道:“三天之内良子如果交不上青马,我就要了他的狗命!到时候你就乖乖的归我了,哈哈哈”。小翠吓得摊在地上。
晚上,良子回来,小翠告诉了五少爷来了的事。良子顿时无语,生着闷气。一连几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两眼熬得通红。
夜里,良子想着后天就是大当家定的第七天了,交不上青马可咋办啊,实在憋得慌。趁着月色,良子一个人来到岸边,双膝跪地,朝着奔流的湖水,大声呼喊:“青马啊、青马啊,你要是神马就出来救救我吧!”说完,不停的磕头,泪流满面,此时还想起了惨死的母亲,更是痛不欲生。
就在此时,只觉一阵凉风袭来,水波盘旋,良子急忙抬头,见湖面上一对青马朝他奔来。良子顿时惊呆了,眼看着青马来到跟前,忙拥抱着青马的脖子,抚摸着青马,嘴里说着:青马啊,你真是神马啊,你可来了,快救救我吧。青马似乎听懂了良子的意思,前蹄跪地,不停的点头。良子抚摸着青马,突然感觉眼前一晕,再睁开眼睛时,青马早已不见了踪影。
良子等了许久,不见青马,才晕晕的回到家。还没等和小翠说见到了青马,便昏入梦中。只见一位白胡子老者牵着一对青马来到良子身边,良子急忙跪地,只听老者发出洪亮的声音:“好孩子,你不要怕啊!你是穷苦的好人,斗不过那些恶霸啊。明天你们两口子把东西收拾好,一早到岸边,青马会驮着你们远走高飞啊!”说完,老者和青马瞬间消失了。小翠见良子睡梦中不停的呼喊挣扎,便把良子弄醒。良子醒来,方知是一场梦。
憨厚的良子和小翠讲了刚才的梦境,小翠半信半疑。两人一商量,也只能是逃跑了,只有离开此地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啊。即使没有青马来救,也只有这一条生路了。于是,两人迅速收拾东西,准备逃出去。大当家早就料到良子会跑,派五少爷等人一直暗中盯着良子的一举一动。
天刚蒙蒙亮,良子和小翠拿起东西就出了家门,直奔湖边跑去,寻找窄流趟过湖水就能跑出去了。监视的人见良子和小翠跑了,急忙禀报五少爷,一伙人随后拿着棍棒追了上来。两人拿着包袱哪里能跑过追赶的人啊,小翠摔倒了,良子拉起来又跑。后面的很快人追了上来,朝着良子腿就是一棒子,良子被打倒在地,小翠吓得哭喊着。
就在此时,湖面上风起水翻,两匹青马飞奔而来,冲向岸边追赶的人狂踢乱蹬,追着撕咬,瞬间把五少爷一伙五六个人踢翻在地。只见大青马朝着五少爷飞起一蹄,正中脑门,瞬间五少爷脑浆迸裂死去。闻讯赶来的大当家和家丁们,拿着土枪跑了上来,对空放了两枪,震惊了青马。两匹青马跑到良子和小翠身边,驮起来良子和小翠便腾空而起、消失在迷雾之中......
大当家见此情景,顿时傻了眼,瘫坐在地上,看着死去的五弟和受伤的家丁,毫无悲伤之意,大声说道:“老天啊!这都是报应啊!报应啊!”
此故事流传百年,告诫着人们要积德行善,切莫做伤天害理之事。这正是,神马临湖,救苦救难,除暴安良!后人把此湖命名为青马湖,以示对青马的敬仰和永久的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