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表哥家的外甥女贺喜,牺牲了两天休息日,倒是收获了不少欢乐和幸福。
中午一点三十分,从家驱车出发。高速路上车极少,视野开阔。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大地,植被通通灰黄,与大地天然合一。房屋极少。北方的冬景总是这样,单调而乏味。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跋涉,总算到了。
进酒店大厅,嫂子笑意盈盈迎了上来,她画了淡妆,平时不起眼的容貌立刻有了生机,很是漂亮。表哥一身西装,身材挺拔,倍儿精神。
算一下,与表哥表嫂已经七八年没见面了,如果不是这种特殊情况,聚一次还真不容易。
操办喜事,也是亲戚欢聚的时刻。这不,除了爸爸他们这辈人之外,我们这辈人也聚齐15个。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欢聚过,虽然彼此住得并不遥远,可平时各忙各的,难得一聚。这是我们这辈人的第一个子女的喜事。
父辈们难免因小事有过摩擦,做为晚辈的我们基本做到了合谐共处。长江后浪推前浪,放大格局不计前嫌排除恩怨,唯有放下才能追求更重要的事物。
内蒙古是蒙古族聚集的地方,我们的一些习俗都有很深的蒙古烙印。例如,下午四点钟去饭厅先得喝“大茶”。所谓的大茶,绝不单单是喝茶,还有羊肉,奶酪,奶皮等食品。羊肉是早几天就炖好的,先冷藏好,等客人到来,用盘子端上来。把肉削成一片一片加上炒米,奶皮泡在茶里吃。那个香哪,回味无穷。
其实,这是最典型蒙古族的习俗。生为内蒙人,即使我们是纯汉族,依然难免受周边蒙古人的影响。时间久了,尽不自知,成了自然而然的一种生活习惯。真到现在,隔三差五我都在家里“喝大茶”。
有首歌中唱道“远方的客人,一路辛苦,请你喝一杯下马酒------”那是蒙古人迎接远到而来客人的礼节。而做为汉族人,经过演变就成了喝大茶,吃手把肉的习俗了。
以前还真没觉得喝大茶有多必要,那天彻底洗刷了这种想法。接近四个小时的奔波,再加上正值严冬,天气寒冷,羊肉、酥油、奶皮太应景了,可以驱寒、补充能量、消除疲惫,简直出现的天衣无缝。
喝罢大茶,过一会,酒席正式开始。凉菜、热菜,荤菜、素菜,鱼虾蟹一应俱全。
台上的外甥女和女婿很般配,众人感慨,晚辈们开始陆续进入适婚年龄了,我们却没做好思想准备,觉得自己还年轻呢,孩子们咋成长这么快啊。显然,过几年,用不了几年,毫无疑问会轮为奶奶辈,姥姥辈。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种场合,喝酒是少不了的。这种思想准备我做得非常充足。
很多人讨厌酒,其实我也有点,骨子里并不稀罕那辣水。可自从六年前真正开始喝酒后,发现酒这玩意得辩证地看。一言否定,对酒还真不公平。酒后很多莫名的严谨和多虑会自然消失,人变得松弛而天然。我曾在酒场上看到过不少成年人,一改往日死板,变得童真无邪,真实有趣,好玩极了。
那天,我老公又跑到台上唱歌去了。一旁的姐立刻冲到舞台边上取下一大捧花,转身半猫着腰东倒西歪跑过来,让我上台献花。那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表情之夸张,现在想起都觉得好笑。平时哪里能看到如此活灵活现的景观。边上的另一姐,听罢一段歌,直嚷嚷:“拍手拍手!怎么就我一人拍呢?”那份激动和兴奋,像个孩子。
那天之所以喝得比较尽兴,是因为众人都极力发挥主人翁精神,全力劝酒。这很重要。如果酒场上发挥君子效应,也就是说顺其自然想喝多少喝多少,那样的确很文明。可场面难免死气沉沉不热闹。如果只是为了吃,那很快就没意思了,吃饱就走也不合适,还得硬生生坐着,更尴尬。所以说,有几个劝酒的,大家很快都会进入状态,推杯换盏笑声朗朗。
既来之则安之,我很喜欢这句话。捧场就有个捧场的样子,尽情喝尽情玩,才不枉费时间和感情。
那天,喝的总量比较合适,大概有四两。最满意的是没少嘻嘻哈哈大笑。据说全身投入的大笑,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其实在这方面我有深刻的体验,也因此,对于聚会,我总能最大限度的投入和欢乐。
散场后,一众人又去K歌。麦霸真不少,我越过众人争着抢着点了一首“月满西楼”。大屏熟悉的音乐一出来,我赶紧喊:“我的歌我的歌!”抢过麦就唱。艾玛,总算唱了一首。
夜深了,拉着醉汹汹的老公回到房间。熟睡的儿子也被我们吵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