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曾撰写过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古往今来,一个人若能够摆脱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羁绊,不为浮云遮望眼,自可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正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在社会的乱流中,又该如何守得心净,使得我们的风骨刚劲挺拔,卓然屹立?
心净者当有如玉品性。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和悲凉。安静而不孤寂,温润而不迎合,以慈悲对人,以智慧对事,待人以圆,处事以方,自爱爱人,潇洒自在。
心净者当有草木之心。一枯一荣,顺应自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欣欣然沐浴其中,体会生命无常、顽强、朴素、静美。天地万物皆可为师。
心净者当有自知之明。智者眼睛向内观照自心,检讨自己的过错,捉自己的贪嗔痴,精进的反省。
心净者当如工匠,对待作品的态度正如做人,耐得住时间的雕琢,不做急功近利之徒,不盲目于远方的求索,而常记得为何而出发。
心净者当具莲之素净。社会如染缸,世事多无奈,但心如莲花净,外化内不化。“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心净者当怀茶之道。煮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升降起伏的茶叶也似人的一生,沉沉浮浮,起起落落,经过热水的浸泡,历经冲刷洗礼,最终回归于清淡。
心净则国土净。安顿好自己的心,赋予这颗心清净,是智慧的活法。高而能下,盈而能虚,于嚣凡尘世而自尊自重,不卑不亢,不俗不谄,尽力于生活,然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心净则国土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