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皆为心声》 | 刘大化
01
“月晕而风,础晕而雨”,通过仔细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就可以预判大自然的气象,同理通过人的“言行”,可知人的脾气秉性了。
02
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都足以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教养与能力无关,也与学历无关。教养,是一个人通过把文化记忆的教育,融入到自己的体内之后,然后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个人素养。
只有把这种素养内化于身心,方能外现于言行。
一个人良好的教养,往往能给身边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这不仅是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己。
03
考过驾驶本的人都知道,“礼让行人”是作为驾驶员的基本要求,但“斑马线的事故”还是经常发生。
如今,全国倡导“礼让斑马线”的行动,很多的司机师傅的素养也随着提升了,也可能是在“扣分,扣钱”的利益驱动下,不得不“礼让”,至少在行动上很多司机师傅做到了。
04
司机的“礼让”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行人的队伍拉长了。
行人甲通过斑马线后,行人乙又来了,乙还未通过,行人丙又慢慢走来。再加上自行车、电动车等,机动车尴尬了,只有等到斑马线上无人穿过时,方能通过。
在“礼让”的过程中,行人素质的参差不齐。
有的行人在机动车让行后会快速通过,并示意感谢;有的行人却慢慢腾腾,迈着方步不急不躁;更是有些行人,甚至认为闯红灯也该享受“礼让”的待遇。
05
修养是一种无形的约束,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言行就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它无时无刻都在反应着你的内心。
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杆秤,而那秤砣就是你的一言一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