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你若问我对现代媒体抱什么心态,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从报纸电视到自媒体朋友圈,从政治经济到娱乐广告没一个我信的。我甚至怀疑自己有轻度的“阴谋论”症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呢,我想原因并不能完全归咎到个人身上,对此那位意大利大师翁贝托·埃柯在为自己最后一部小说接受采访时一语道破:
“现在的媒体其实有些病态周一,我们读到的新闻,到了周二我们就已经忘了,这确实是悲剧,新闻并没有像它应当做的那样影响我们。”
翁贝托埃科-《试刊号》
如此,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读读这本书吧——
● 作者与《试刊号》
关于翁贝托·埃科我们已经无需多说他在学界的名气了,他脑袋里装的知识可不比一个大学图书馆装的少。他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其他作家:
一来它的专业性可能远超那些纯粹的论文学者(为了考究一个故事中几个字的细节,他能翻遍整个州的宗教藏书馆,他甚至能为某个历史人物的口音与说话方式走访各地);
二来他的小说故事从来不乏创意与结构上的严谨,从他那部著名的《玫瑰之名》便可窥见一斑。这种极致的学术态度以及超强的创作天赋在文学史及学术史上绝不多见。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生前相片《试刊号》并不能说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却是其最后一部著作,同时也是最贴近普通人与当下社会的著作。
故事讲的是一群二流媒体人凑在一起,想要创建一部“试刊号”,而这部刊物的内容则是几个人在屋子里凭空制造出来,用以达到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目的的。渐渐地,每个人构思的“新闻”浮出水面,而与此同时,主人公(“试刊号”的副主编)也感觉到自己陷入了一场“阴谋”甚至面临死亡威胁…
显然,作者在这本书中将焦点对准了几个新闻背后的制造者,借几个二流媒体人的行为心理向我们描绘出了当代媒体社会的全象;
另外,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加入作者的全知视角,也没有单一的总结式地揭露媒体,而是将那些人物的个人生活与媒体工作双向并行发展,如此,观点在这本书中具有很强的辩证性而非说教式的灌输。
阴谋论和功利心始终主导着几个新闻工作者的思维...
我们在此将书中一些人物的对话摘录下来,这些对话多半是在小说的情节之中(可以借此了解一些媒体内幕),观点性很强,带有很强的人物主管意识,因此只能作为大家的导读。我们做此摘录目的不是安利思想、发金句,而是引荐大家去读原书。也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幸免于被本公众号乃至其他大众自媒体左右思考意识。
另外,在观点性、批判性和辩证之上,这本书还有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与内容在其中,读来不乏趣味性,这也是翁贝托艾柯作为一位作家、学者、哲学家、符号学家等等的伟大之处。
废话少说,来读书吧——
▼布拉加多齐奥 是“试刊号”编辑部的一员,同时也是个十足的“阴谋论”者。然而,这种阴谋论者却不是凭空而来,他的父亲、祖父都是遭政治迫害而死。他因此怀疑一切新闻的动机,怀疑一切历史...
假如你知道他们在骗人,应该生活在怀疑中。我怀疑,总是怀疑。我唯一能够找到证据的就是,这个几十年以前的米兰。
- 布拉加多齐奥(媒体记者)
▼西梅伊 是“试刊号”的发起人,也是幕后投资老板的直接授权人。听听他说的话,就知道一个媒体的老板有多务实,功利心与道德心的差距有多大了!
并非新闻创造报纸,而是报纸创造新闻。懂得如何将四条不同的新闻放在一起发表,就意味着向读者提供了第五条新闻。 - 西梅伊(媒体主编)
- 西梅伊(媒体主编)
▼科洛纳 是副主编,也是个在道德心、功利心之间徘徊的人。他具有典型的矛盾、犬儒主义人格,容易受人影响,胆小怕事,对一切抱着“局外人”式的漠视心态,有点像“公务员”...
想想洛克菲勒和阿涅利,又或者美国总统。他们不需要手机,因为有一群群的秘书在负责他们的生活。所以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只有普通人在用手机,也就是那些需要让银行找到他们,以便通知他们的户口出现赤字的人。他们的上司也需要能够联系到他们,以便检查他们是否在工作……这样,手机会成为一种社会地位低微的象征。任何人都不会想拥有它。
- 科洛纳(副主编)
▼玛雅 在书中是个善良美丽、直言不讳的中年女人,然而在新闻圈却始终无所作为,郁郁不得志...
我可没这么肯定,就好像是成衣或者是毛衣、牛仔裤和披肩的搭配。无论上层社会的夫人还是女工,都能消费的起;只不过后者不懂得如何把这几种服饰搭配起来。又或者认为受人尊敬的方式仅仅是穿着崭新的牛仔裤,而不是膝盖磨损的那种,还要配上高跟鞋,所以立刻就能发现他们不是上层社会的女士。然而,女工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于是,继续兴高采烈的穿着搭配糟糕的衣服,却没有发现正在亲手毁掉自己。
- 玛雅(编辑)
▼西梅伊 作为主编代表的便是媒体的价值观...
一份严肃的报纸 应该有档案。比如说,‘鳄鱼的眼泪’。假如晚上十点传来一个重要人物去世的消息,任何人都无法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信息,准确的讣告。但是,报纸也不能就因此陷入瘫痪。所以,需要事先准备几十分讣告,也就是所谓‘鳄鱼的眼泪’。这样,当那个人突然去世的时候,你手里已经有了准备好的讣告,只需要修改一下死亡的时间。
……另外,只有当此人是一个部长,或者一位大企业家的时候,我们才会登载这则消息。而不是一个我们的读者闻所未闻的蹩脚诗人。
- 西梅伊(主编)
(▼玛雅 在书中是个善良美丽、直言不讳的中年女人,然而在新闻圈却始终无所作为,郁郁不得志...)
通常情况下。即使是一份真正的报纸。谨慎的做法,也是打情感牌。去采访他的家人。你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电视台就是这样做的。十岁的儿子被泡在酸性药水里面。而他们却按响了母亲的门铃。‘女士。孩子去世,您是什么感觉?’…人们的眼睛湿润了。所有人都觉得满意。有一个很漂亮的德语词叫做 Schadenfreude。也就是享受他人的不幸。这才是一份报纸应当尊重和培养的。
- 玛雅(编辑)
问题在于。报纸的功能。并非传播新闻,而是将其掩盖。发生了x事件。你不能不报道。但这会另太多人尴尬。因此。在同一期报纸上。你会刊登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母亲割断了四个孩子的喉咙。我们的积蓄会化为乌有。有人发现了一封加里波第辱骂尼诺·比克肖的书信,等等。这样。你的那条新闻就淹没在新闻的海洋中了。
- 科洛纳(副主编)
不?我们并非无神论或者理性主义者团体的报纸。人们希望看到奇迹。而不是那些激进时髦派的怀疑论调……至于圣母像是否真的哭泣?那不管我们的事。结论应该由读者来做。假如她是信徒,那么他就会相信。
—西梅伊(主编)
他也对你说过,这些说法流传已久。只是他们被从集体记忆中抹去了。要想重新找回他们。只需到档案馆,或者报刊收藏馆去。将这副镶嵌画的碎片,重新拼凑起来。想要恢复记忆,只要把一切都翻出来。布拉加多齐奥就是这样做的,英国广播公司也是如此。搅拌一下,你就会得到两种完美的鸡尾酒。但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 玛雅(编辑)
▼当科洛纳怀疑自己面临死亡威胁,试图与玛雅逃离意大利时,两人对话如下:
可是,我们要到哪里去呢?你也看到和听到,从瑞典到葡萄牙,整个欧洲都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你想逃到土耳其,大灰狼中间去吗?或者去美国,假如他们允许?在那里,他们也会行刺总统。或许黑手党,也渗透进了中央情报局。世界是一个噩梦,亲爱的。我想下车,但他们对我说不行,我们是在一列特快车上面,中间没有停靠站。
- 玛雅(编辑)
▼最终,科洛纳发现一切只是一场阴谋的幻觉,他对生活这样感叹:
玛雅令我恢复了宁静与自信,或者至少是对我周围世界一种平静的不信任,只要学会满足,生活还是可以忍受的。
- 科洛纳(副主编)
与我们一起看经典图书,解析经典电影,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