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两千多年,经过了一路的风吹雨打而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并且与中国本土的文化互相碰撞、吸收、消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在这新时代的今天,要想中国佛教能够真正的发扬光大,首要的问题就是佛教教育,佛教教育办的好不好,这关系到未来的佛教是否有生命力。本文将从僧伽教育、寺院管理、居士培养、弘法方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佛教教育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新时代站的住,怎样才能让中国佛教更加的兴盛,更加的繁荣。
一、僧伽教育
僧伽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僧人是住持正法的根本,只要有众生,就离不开佛法,需要佛法,就离不开僧人。在当今的社会,虽然住世的几乎是凡夫僧,但这样并不影响在住持三宝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僧人的培养是每一个佛教徒不得不关注的对象与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六七年代的中国佛教曾经历了重大的劫难,后来,在赵朴初会长等大德前辈的努力下,重获新生,陆续开办佛学院,培养出大批的佛教人才。但是,在今天看似繁荣的背后,学僧不求上进,为了文凭而混日子,学的课程多而不精,资源分散等,是现今一些佛学院的真实现状。可见,如果我们不走出教育误区,适应社会需求,那么佛教在未来不大可能得到顺利的发展。在我们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曾出现三种教育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是在契合时代的变化下出现的。适当的回头看看,总结前人的经验,深刻审视现今的发展情况,从而思考未来佛教的一个大致走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译场讲学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首先要面临的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审视,适应当时中国本土的风俗习惯。那么译场讲学就是印度向中国传播佛法这一时期的讲学模式,也称精英式教育方式。这种模式他对佛教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建立在已经完成世间上的教育,并且具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译场讲学模式是围绕着翻译佛经来进行的。前期的工作多由朝廷来提供场地和资金,在由三藏法师选拔人才进行译经。这些人才孜孜不倦的从事着译场讲学的工作。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在姚兴大败凉后,把法师请至长安,在逍遥园西明阁等地设立译场,从事大量的译经工作,但法师的译场实际上是一个讲经论学的场所。他自己也经常一边翻译一边讲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五千多徒众,学成之后又回去,故他的译场以讲经和译经为中心,可以说他的译场类似于佛教学院。又如庐山慧远大师创建的南方弘法基地,玄奘大师的译经团等等译场,不仅翻译了经典,也培养了大批的佛教人才。
这种译场讲学的教育模式不仅解决了印度佛教向中国传播,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收效成果比较明显且投入较少,能够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没有确定的规模和一定的教学制度。
(二)丛林熏修
自从佛教的灭佛事件的发生,佛教教育开始转换为以禅宗一系自给自足的丛林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丛林熏修是一个学修教育中心。古有“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之说,马祖便是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的弟子百丈禅师便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僧人生活的丛林清规。马祖的教育理念并不是以传统佛教的方式,而是打破常规,大胆创新,这一教育模式的转换,成为了启发学者最直接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模式在今天的社会上影响不大,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较窄,只注意自身的修行,会使佛教陷入困境。
(三)专业院校
佛教院校的设立是丛林教育与西方教育的结合体。虽说近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在僧人的教育上还存在的许多问题,无法做到学修并进,在学院里,因为缺少修行,道心不坚固,退失信仰。毕业后,没有足够的学识,无法住持一方,教化众生。在教学上,学的杂而不精,大多数学僧不求上进,因此,现在的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能够独挡一面并且自信、自尊的僧人。
因此,我认为僧伽的教育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在目前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接触其他宗派以及其他语系的佛教,在立足于佛法修行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吸收南传、藏传佛教的长处,来弥补我们目前的不足之处。
2、佛教界应该综合利用佛教办学的资源,为了与社会相适应,把宗教院校与地方大学相结合,可以根据各地的要求,积极举办特色的教育,根据实际需求考虑设置新的专业。注重培养人才,提高学识的造诣。
3、要加强师资建设,不只要言传还要做到身教,也要对其进行培训和进修,以满足人天师表的需求,成为学僧学习的楷模。
4、建立一个佛教教育管理机构,在全面管理,共享资源,制定一套教学大纲,使用统一的教材,使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总之,僧伽教育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从佛教初传时期的教育方式“译场讲学”,到隋唐之后的“丛林熏修”,在到近代以来引用的新式教育,这些教育模式的转型,都是在契合时代的变化。因此,只有适应了社会的需求,解决众生的迷惑,又能满足佛学院所输出的僧才的僧格,才是佛教教育现代化趋势的可行之路。
二、寺院管理
佛教的寺院是出家人修道、弘法的道场,是佛教徒正常的活动场所,所以管理好寺院,也是对佛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什么是寺院管理?寺院管理主要是指寺院内部人员对寺院内部的管理,以佛教的基本精神为根据,以弘扬佛法为目标,在有组织、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僧团、经济、佛事等方面的实施管理。
寺院作为佛教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从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之后,中国的佛教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寺院式佛教”阶段。过去的寺院一道大门就是一道分水岭,而今因为历史等种种的原因,寺院式的佛教已经出现了种种的弊端。就我所见到,把寺院当神庙,男女众共住,供人游玩,天天为游客提供服务等等多不胜数。这些无不是违背了佛陀建立僧伽蓝的最初目的!但不论是违背了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还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都要对寺院管理进行思考。寺院作为僧人修行的道场,那么寺院的未来应该怎样,他的出路又在哪里?我认为对寺院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寺院管理制度建设。
寺院的管理从佛陀最初制戒到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再到汉传佛教寺院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管理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那么寺院的管理不能在一成不变,必须有创新的精神。寺院的管理应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决策、计划、协调、组织乃至后勤、财务、人事等各个管理领域,使之做到每个方面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学习技术的管理方法
时代的发展日异月新,电子产品也随处可见,佛教也应与时俱进,加寺院强管理人员对软件的学习,掌握管理的各种理论思想和技术,并且把他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
(三)加强僧人的学习
寺院的中心在于弘法利生,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这是僧人的本职,所以要经常性的组织僧人学习,使之学修并重,学习也是提高僧团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这样也可以提高寺院的管理水平。
只有寺院对自身的管理,具有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僧人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精神,能与社会接轨, 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蓬勃发展。
三、对居士的培养
在佛教中,佛教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出家学佛的僧伽,一种是在家学佛的居士。当年,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当时的佛教发展的需求,对僧伽和居士作了相关的规定。即僧伽有住持佛教,引导、教化居士的责任,居士则要恭敬、护持三宝的责任。只有僧伽和居士的互补,才能促进佛教的全面发展,佛教在未来的发展必定会融入到全球化中,那么培养具有正信正行的居士刻不容缓。
(一)目前居士存在的问题
居士的存在也代表了佛教发展及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居士没有正确认识到佛法,那么对佛教的破坏也是很大的。
现在有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二宝居士”,何为二宝?就是只承认佛法二宝,而舍弃僧宝。这些人,可能自己看了一些经书,就称自己是佛弟子,傲慢自大,公然的否定僧宝,认为自己能够住持佛法。前段时间听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维摩诘经》里的主人公维摩诘居士,他现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就有人断章取义认为佛典中就有记载居士可以登台说法,所以现在就有居士以这为理由而为佛教徒说法,这就是学不到位,不能了解这背后的深意却还沾沾自喜。熟不知“法赖僧弘”,佛和法的表相,在世间要得以流传,唯有僧宝去弘扬。
有些居士独霸僧宝,认为我护持这个寺院,皈依了这个师父,他就是我的,以情相牵,不允许其他居士来拜见,往往以师父很忙没空,需要休息等等借口拒绝。或者拉帮结派,形成了固定的风气,排斥其他信众,认为他不是皈依这个师父,应该去他护持的寺院。又或者某些居士听了师父的开示,多看了几本书,知道一些佛法的名词名相,便认为自己已经通达了佛法,自视清高。这些所学的便成了衡量别人的尺子。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只有自己所作的才是正确的。有些居士不明因果,去寺院只为了烧香拜佛,求签问卜,求佛菩萨保佑这,保佑那的,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日子,争做第一功德,争烧第一炷香等等。就像在跟佛菩萨谈条件,我供养你,你就要满足我所求。烧香拜佛本是好事,结果就因不懂佛法,曲解了其内在的含义。因此,僧人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居士应该怎样树立正知正见。
(二)怎样培养居士
我们中国佛教历史上有许多居士为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做出重要的贡献,例如维摩诘居士、梁武帝、苏东坡、赵朴初等等,堪称佛教居士的杰出代表,为现今的在家居士做出一个好榜样。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居士的培养不能只限于听经闻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方式,例如可以鼓励当地的寺院多开展一些适合在家居士的活动:
1、组织信众学习佛门礼仪,在学习的时候有条件的寺院可以为新来的居士配备一位老居士,发挥他的作用,教他们去寺院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这样可以让刚来的快速学习,也可以让老居士回忆礼仪而不忘失。
2、组织座谈会,让居士之间多沟通,交流。把自己修学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修学上有什么问题在这会上提出来,在让师父来解决,这样就可避免居士单独与出家众走的太近,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3、在规定的时间为居士开班讲课,引导居士树立正知正见,现在的居士很多都是高知识分子,将来必定会走出国门,那么前面讲到寺院管理的技术就可运用上去和居士建立一个纽带,使之在国外也可通过电子与交流佛法,给他心灵上的指导。
4、组织义工服务,公益慈善、夏令营等等,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居士宗教的信仰需求。
在未来的佛教中,居士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正因为这样,如果不注重居士方面的培养,这必然会影响佛教的发展,也违背了佛陀最初制定了僧伽要对居士进行引导的责任和教化。
四、弘法方式
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义不容辞的义务,在佛陀时代的弘法方式主要以行脚游化为传播媒介,在经典中有记载佛陀经常带弟子白天游化,晚上则住在村庄的公共聚会处。这说明了佛陀弘法不会只限于一处,这种走入人群,应机施教的弘法方式,成为了历代大德所遵循的教育原则。从佛陀时代走到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个网络时代,佛教紧跟着科技发展的脚步,建立了各自的网站,运用媒体,弘扬佛法。但这种弘法方式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不能针对信众的需求和兴趣,这与佛陀应机施教的理念有一定的距离。
今天,我们有幸生长在科技发达的时代,那我们就应该利用可利用的资源,选择当今社会人所喜欢的方法,深入浅出的弘扬佛法,不能只限于一尺讲台。自古以来,佛教艺术和佛教音乐便是弘法的重要手段,讲解佛法时配上图片、文字,图文并茂,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时代,人人都离不开手机,平时在看手机时经常会跑出一些小广告,那么,我们佛教可否借鉴这种做法,也就是说当平时打开搜索网页的时,在平时如果搜索佛教的比较多的时候,最新的佛教信息就会跳入你的眼前,这是否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了呢。还可以整合佛教资源。将佛教软件打入市场,将功德做进互联网。还可以把佛教元素融入到生活的各方面,如深入到大学的社团活动、组织学佛兴趣小组、心理学等等,使大家可以轻松的学佛。
五、结语
展望未来的佛教,一定是走出去,走向各国、各名族、各宗教,因此,通过对过去、现在的对比,探索出一条契合当今时代的路,尤其重要。所以教育是重中之重,但不论是哪一方面的教育,都不能忘记佛陀最初的本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