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接纳他,他会有无限可能
看到一本书的名字叫《迷恋的教育学》你会想到什么?你是不是会想到怎样教育儿童,怎样设置课程,怎样上课,怎样布置作业等等跟教学有关的事情。都不对,也都对。
读完这本书,我更觉得这是一本生命之书,一本热爱生命的书,一本具有生命力量的书。书中的观点要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题目,要么我很少思考的,先来谈一谈我对自己身为母亲的思考。
我九岁入学,上学比同龄人晚了一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师范五年,作为学生一共14年。毕业后接着又回到了学校,换了角色,成了老师,至今24年,也就是我在学校里整整度过了38年。我完全就是一个被驯化了的学生,一个被驯化了的老师,不断地接受应试化教育的思想,完全成为应试教育的受益人也是受害人。
我受益,因为我从小学习就好,善于考试。当时,我不记得怎么努力,就是上课听一听就会了。每天放学回家很忙,照顾两个弟弟,帮父母做家务,根本没有时间写作业,没有时间预习复习,但是考试成绩就是很好啊。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时,我才注意到要好好学习,学习好才能被老师重视,同学认可。可以说,刚开始的学习好就是自然而然的好,不用心,不费力,不奋斗。后来,我成了学习的佼佼者,通过考试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获得了足以保证能生存下来的职业。
我受害,因为我的孩子从小就学习不好,从他入学,一直到现在,一直困扰着我,也困扰着他。
我自认为是一名非常负责的老师(当然同事们也这样认为),对别人家孩子负责,对自己家的孩子更负责。一个孩子的妈妈是一个很负责的小学老师,对孩子成长来说其实是一种不幸。她会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好的话,在她看来没有得满分还是不好。如果得了满分,还会担心下一次能不能得满分。所以大多数时候传递给孩子的是焦虑、不安、急躁。
“作为教师的子女,不力争上游他很难生存,力争上游而不得他也很苦,他心里总有一种自己要对得起父母职业荣誉,对得起应有的地位等等这方面的考量,所以教师子女特别不容易。”读完这几行文字,我泪目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苦,其实孩子比我更苦,我可以用成人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并作出相应的行动,而他只能默默承受,默默忍受,而不会诉说,没人倾听!
我的潜意识里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完全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这些词语,所以,下了狠功夫教孩子功课,可是结果常常出不随我愿,令我抓狂。当然,情绪是无法控制的,批评,指责,抱怨,发泄,我完完全全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家庭教学,现在想起来令我后怕,惊恐,背后发凉。现在看到孩子,话不多,总觉得他的脸上缺少自信,阳光,快乐。
现在孩子已经是成年人,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求学之路,已经不在我能掌控的范围,有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他极少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对他来说如今的求学之路也是困难重重,但是他依旧选择这条学习之路。张文质老师,也就是本书的作者说“生下一个孩子就生下一生的责任”,我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始终愿意相信,总会有一扇窗口为他打开,可能他的成长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来自我和他父亲精神的,包括物质的,对他强有力的支持。
在我看来,他对学习缺乏热情,缺乏专注,没有方法,没有思考,他从来没有思考过怎样做才能取得好成绩,更没有为之刻意努力过。或许是在他年幼的时候,这样的事情都被我替代完成了,我说不清楚,也想不明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接下来,我要做的是理解他现在的境遇,接纳成绩依旧不理想的事实,小心呵护他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他克服困难,帮助他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他无论多差劲,都不要放弃,尽可能地努力学习,耐心等待他的未来。无论结果如何,他都经历了这一次的成长,他开始独立生活,自己做饭炒菜,在没有人(家人和同学)陪伴下吃住行的一切活动。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内心真正渴望成长,渴望成功,是可以找到属于自我的发展之路的,我要是能帮助他找到那条路。
这么多年来,我思考的仅仅是学习方面,却没有想过他其方面的发展。此刻,我开始回想。他在我身边,让他做的事情很少很少。他离开我身边,开始自己整理衣物,即使是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时,也是自己整理的衣物,带哪件衣服,不带哪件衣服,怎样叠放都由他自己决定。他自己洗衣刷鞋,鞋子坏了,我说去修鞋店,他却坚持自己修。他告诉我,他会了一种豆腐的新做法,放假回来要做给我吃。
他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运动,渴望拥有健硕的身体,所以他偶尔跑步,还准备了哑铃,有空时就举几下。他不痴迷游戏,以前偶尔玩,现在他说,玩游戏、追剧浪费时间,电脑一般用来听听歌。他没有太多朋友,但是有几个较好的朋友,因为他假期没有放假,一个朋友特地去看了他,和他同床共枕一个晚上。他不爱干净整洁,他的屋子很乱,床上、桌子上到处是零碎八五的小东西,对自己的物品不算上心,差不多就行。
无论他是什么样子,我都是他的母亲,坚定地站在他身后,坚定地站在他生命的身后,做他坚强的后盾,做他的支撑点,成为更坚强的人,更乐观的、更有办法推动他成长的人。我们要始终相信“生命本身自有它的价值,生命总是能够找到它出路的”,生命会向阳而生,会散发光芒。
相信——爱他,接纳他,他会有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