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短视频讲述武汉过去在夏天纳凉的习俗,现在的小朋友几乎不知道的故事。武汉是公认的火炉,夏天更是又闷又热,整个人都感觉憋的难受,出汗也不痛快,风吹到身上也是火热的,每个毛孔里都是火热热的,让人无端想发火,那时夏天的记忆就是绿豆稀饭,一盘凉拌毛豆,虎皮青椒,红烧冬瓜,还有红苋菜,竹床阵,电风扇,满天的星光。
我外婆家住在一个弄堂里,每天下午3点左右的时候,外婆会把家门口的一块地用水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泼水,反复晒干,反复泼水,外婆告诉我,这样水蒸气就把热气带走了,晚上就凉快了,所以,那时候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帮外婆泼水,那时候名正言顺的玩水啊!玩的全身湿透,然后风扇一吹,真凉快啊!外婆每次都会阻止我这样做,说这样以后会到风湿病的。我一边答应,一边偷偷继续这样玩,每次被抓后都会被外婆唠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到了傍晚,太阳下山了,家家户户就把竹床拿出来了,那时家里条件越好就竹床越多,竹床的品种也越好,我记得我们家有大小不同规格的竹床有4-5张,最豪华的竹床是外公睡的竹床,紫红紫红的竹床,摸上去很光滑像玉一样,而且触手很柔,没有冰凉的感觉,汗滴一滴上去就被竹床给吸干了。外婆的竹床则是一块一块的竹片拼成的棋盘状的床面,摸上去软软的有弹性,重要的是一点也不冰凉,可我小时候不喜欢他们的竹床,我最喜欢我自己的小竹床,刚刚睡我一个人,不用和人挤,最重要的是,竹床是碧绿色的,摸上去冰冰凉凉,像睡在冰块上一样,每次外婆都会给我铺上一床单子,担心太凉了,可我总会偷偷把单子卷在一边,直接睡着竹床上。
那个时候,弄堂里就像一个大的龙门阵,大人们边吃饭边聊天,孩子们则是满弄堂里奔跑,吃百家饭,看看那一家的菜合胃口,就会一起聚在那一家吃饭,小孩子聚的越多的地方,那一家一定有一个最会持家,最能干的人。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评价今天哪一家的饭菜最好吃。那一家的孩子就最洋洋得意,弄堂里我外婆的凉拌毛豆,还有隔壁一家叔叔的饭菜最好吃,每次我们都喜欢在这两家吃饭,那个叔叔我记得是饭店的厨师,最喜欢小孩子,他家的饭菜色香味俱全,每次他家炒菜,我们一群孩子就会蹲着他家附近流口水,所以,他每次做菜份量最足,一上竹床,一大群孩子就过来抢饭吃,而他则每次并不怎么吃菜,而是喝着小酒,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吃。外婆的凉拌毛豆也是,每天都是一大盆,我们在叔叔家吃饱喝足后,就会把这个毛豆当零食吃,把毛豆皮当武器互相攻击,所以,每次吃完饭后,都会被大人压着把整个弄堂打扫干净,就这样打打闹闹,一直到9点钟才算安静下来了,这时,我们就躺在竹床上,看着星空,听着大人们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慢慢进入梦乡。
那时候,我们没有太多的玩具,但是,我们的童年很开心,有很多乐趣,有很多玩伴,现在的小朋友们可以在家里吹空调,玩玩具,但是,总显得比我们那时候孤单一些,也许,这就是科技发展后,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