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心得之二

学习心得之二

作者: 林辗转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18:03 被阅读0次

    我公公特别爱买彩票,买了几十年也没中过一次大奖不说,还常常要和我们唠叨他是如何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中大奖的机会,只差一位数也好,什么当时写错了,否则大奖就是他的也好,或者是他如何根据前几期的数字计算出这期应该出现的数字也好,总之他没中过一次大奖。他的行为严重导致我对老三届大学生光辉形象的扭曲与排斥,一直认为老三届的大学生是多难超越的一代啊,他们学识渊博,基本功扎实,极度勤勉,建国初期的科技发明在帝国主义的封锁之下都是通过他们独立钻研而完成的。结果我公公完全颠覆了我的三观,你要说他没文化也就算了,买点彩票乐呵乐呵,打发一下时间,小赌怡情嘛,也无不可,问题他不是,佳佳的数学题,他父母做不出来,还得求助于他这个爷爷,他的学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是家里公认的基础牢固,但他却用来计算彩票,并且真的相信他能计算出结果来成就他中大奖的可能,当他一次次在我们面前幻想他中大奖以后的分配及应用时,我真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为了说明这件事情的荒谬,一道概率题就可以解释清楚,假设某一彩票的中奖概率是1/1000,那么买1000张彩票就一定能够中奖吗?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会肯定的这样认为。也许你一张也没中,当然也有可能你中好几张,这完全是运气。知道这一点也许不够,计算的更深一点,就是你买了1000张彩票,不会中奖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呢?是0.3677,也就是说,即使概率是1/1000,你买了1000张的彩票,你依旧有近40%的可能性是不会中奖的!为什么我觉得我公公的行为非常不能理解呢?

    一,他每次买的那种彩票的中奖率到底是多少,他自己清楚吗?我虽然不知道是多少,但以我的判断,低于1/1000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也许比例低很多,那么不中奖的可能性就大很多,还有计算与买的必要吗?

    二,他每次只买几张,就算千分之一的中奖率,他也买了一千张,都还有40%的概率不中奖呢,更别说他买几张,那又有什么用呢?

    三,就算很傻很天真的假设这一千张可以累积,按照他每月十张的数量来算,十年一千张,又如何能保证这十年一切毫无变化?概率未变,彩票项目没变,操作规则与潜规则没变呢?

    当然也许我公公压根无视这种概率的变化,他就是简单的认为他属于那种极度有运气能中大奖的人,这也行,随便买几张不就好了吗?还计算什么?既然这事已和数学知识毫无关系,只和运气有关,那随便买和算出来的去买机会完全一样,还事后懊恼什么,纠结什么?

    这事,一向被我认为是老年人愚昧才产生的错误行为,甚至我都产生了阴影,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变成这样。直到最近,我忽然发现,这事可能还真不是单纯的一个概率问题,而很有可能是一个心理问题或者是一个选择问题。

    小概率事件并不少见,《魔鬼数学》里曾举过一个例子,2007年7月9日,北卡罗来纳州34选5彩票开出了"4、21、23、34、39"这个中奖组合,而两天后这组数字再次中奖!这样的情况似乎极不正常,如果纯粹靠运气,彩票中奖号码相同的概率不足百万分之二。那么这种极低概率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一是因为这种玩法已经存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了,发生巧合的机会很多,而且在全美范围内有好几百种"X选5"的玩法,这些玩法已经存在了多年,如果把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在三天时间内开出相同中奖号码的巧合事件就没有那么让人惊异了。英国统计学家费舍尔有一个著名论断:概率为百万分之一的事情如果 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吃惊。但是,无论我们有多么吃惊,这件事肯定会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不会超过其应有的范围。如果我们把这个论断记在心里,就可以从以下数据中得出很多有意义的推论。

    心理学家卡尼曼在其书《思考,快与慢》之中就曾例举过几组数字,每组数字之间都是5%的提升:

    A  从0到5%

    B 从5%到10%

    C 从60%到65%

    D 从95%到100%

    细细看看这四组数字,有区别吗?表面看没任何区别,都是5%的提升,但是认真再看看,数字没有区别,可是心理却有很大的区别。0到5%代表着一件事情从不可能忽然变成有可能了,想想看,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一下从无到有,激励了多少人去做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事情,人类似乎天生就有冒险的基因,只要有可能,就总会有人去尝试,哪怕千难万险。再看最后一组,95%到100%,感觉又不一样,这5%可是代表着一件事情从不确定忽然变成确定的了,就为这5%,很多人愿意付出不成比例的代价去追求,最简单的例子,挚爱之人动手术,成功率是95%,但是如果换一个人操作,或者换一个新技术,成功率变成100%,不管付出多少代价,我们基本不会计较,马上会选择百分百成功的那个。而中间的那两组5%毫无意义,我们基本把它们同等对待。所以从无到有,从不确定到确定,事情一下就发生了质变。

    当我们探讨从无到有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很可能是彩票,随后各种想法纷至沓来,你会发现,新发明,新工具,新创造都是从无到有的,而这些全是那些愿意相信自己就是那千万分之一能成功的人选择的探索之路。吴军说他去美国之初曾听过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一次讲座,讲实验物理最后能做出重大发现的概率其实很低,但是再小的希望也是希望,只要它不是零。1%的可能性在大家看来非常小了,但是这个成功率对于做实验的人来讲是极高的。如果觉得希望小于1%就不做了,那么今天几乎所有的重要实验都不会有。在丁肇中教授眼里,只有毫无希望和存在希望的事情,而不能以希望的概率去决定某件事情做还是不做。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通过实验发现了粲夸克(J子),从而使得物理学关于粒子的基本模型得到完善。这个实验当时成功的可能性恐怕要用万分之几来度量,但是显然不能因为成功的可能性小就不做实验了。

    我相信,每一个进入不惑之年的人都会在某一个瞬间问自己一个非常闹心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在小学,中学,大学看起来不如自己或者比自己差的人成就比自己高,甚至有的高到你无法企及的地步?成熟却又幼稚的我们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安慰自己,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其实可以用概率来解释:

    一,你必须在概率之中又必须在概率之外,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你所要做的事情的概率竞技场上,但是你又必须忘记你要做的这件事情的概率。

    必须在竞技场上这一点已经淘汰了大多数人,你为什么没成功,因为你压根没上场,不参加考试的人哪有分数?尼克松最爱引用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句话,“荣誉属于真正置身于竞技场上的人”。一个不在竞技场上的人,是不可能遇到奇迹的。很多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会不停的幻想如果当初自己怎么样怎么样了,今天可能就会如何如何了,但如果机会再来一次,最大的可能是他还会继续旁观而不参与,因为下场需要勇气,智慧,毅力,耐心及承受失败和风险的能力。我们没下场参与任何比赛,所以我们没有失败,但同样,我们也没有成功。因此我们也没有资格去问为什么成功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为什么要在概率之外?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思考着这事能否成功,计算成功的概率,估计这事也做不成,因为太多的事情,概率是极低的,现在的阿里,腾迅,谷歌,从几个人发展现在上亿资产,成功的概率和中一次彩票差不多,估计都是千分之一左右,如果一开始做的时候他们就计算做这事的概率的话,今天成功的人估计不是他们。再看看马斯克,你更会深切的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一样,移民火星在很多人眼里,就算不是奇谈怪论永无实现可能,也断然是一件极低概率之事,要真的去计算概率才决定是否去做,大多数人就不会选择了,如同世界上许多成就极成功之事的人,他们心中有的只是梦想,想做一件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并没有关注这事成功的概率,只要这事不是不可能,就愿意付出生命去实现。

    二,成功是概率,是运气

    凡是进场参与比赛的,都基本上是有实力的竞争者,没有实力或者实力差的,早早就出局了,剩下的基本上旗鼓相当,我们在这里无需讨论一万小时,刻意练习,走到最后看谁成功的候选人都是精英,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家能力越均衡,运气越重要,谷歌在创业之初的十几次选择中均选择对了方向,这种概率和那个三天中两次号码都一样的机率不是差不多甚至更少吗?但只要考虑一下这十多年来创业的人数,有多少个失败者,就知道,这些成功者的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但,只要他们在场中,就有概率获胜,哪怕是千万分之一,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这是冥冥中很难说清的一种机遇,这种机遇每个下场竞争的人都有,就如同买彩票的人一样,总有一个会中奖,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最终会花落谁家而已。就如前文所说的,事情总会发生,只是也永远不会超出概率之外。

    三,成功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被选择

    我们选择参与还是旁观,就代表了一种态度,并不是说选择旁观的那个人就一定比选择参与的人低一等或者比他们失败或者比他们不幸福,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一生下来就比其他人更多一分责任感和使命感,乱世就会出英雄或枭雄,盛世就会出改变世界进程的各类发明家或者创业者,有些人看一场球赛,恨不得跳进场中和场上之人一起共舞 ,而有些人不管观看多么激烈的比赛都永远平静如水,他们只愿意欣赏与赞美,这两类人其实都很难理解对方的价值观,旁观的人觉得参与的人太过热情与神精质,而参与的人又觉得旁观的人怎么能在那样激动人心的年代与时刻中如此冷血与无情,旁观的人抱着守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的生活态度,而参与感强烈的人则愿意时刻生活在激荡起伏,充满不确定的机遇里,其实很多时候两者都是不由自主的,似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完全自己来决定,那些选择参与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细细想来都是被上帝拣选的人。

    看似相同的两个出发点,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而我们对两者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买彩票的人如果中奖了,我们是羡慕,失败了,我们觉得理所应当。可对那些创业者呢?他们成功了,我们嫉妒,或者认为自己也和他们差不多,只是没机会没关系没门路,而他们失败了呢?我们会嘲笑会讽刺会挖苦,看贾跃亭就知道了,他成功了,大家会评价他是一个好的故事人,让投资人都能聆听他说故事,共同成就一翻事业,他失败了,大家说他肯定是个骗子!细细思量一下,都是从小概率事件中出发想博取一个好的未来,买彩票的人可能也奋斗了十几几十年,但他们渴望的是以小博大,一夜暴富,中间除了付出少量的资金,基本上不用付出任何努力。但创业者不同,他们付出的除了失败不用被砍头,基本上什么都付出了,可为什么我们对付出这么多努力的他们的失败却如此不宽容呢?就某一方面来说,是因为我们无法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很多人面对他人,特别是身边之人成功时,往往会说,"我觉得那人和我也差不多,走了什么狗屎运让他做成了?"面对他人失败时,我们又往往会调侃"就他那德性,比我都差,还自不量力,能做成才怪呢。"这些想法,包括我自己,都曾有过。感受不到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反而是能力低下的最好证明。你为什么感觉不到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呢?是因为你和他差不多吗?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的境界比你高太多,以前我们和别人比高低的时候常常能发现具体的衡量指标,比如某项技能,他会的你不会,某种类型的考试,他分数总比你高,他博古通今,侃侃而谈,说的全是你不知道的一些东西,你就会觉得他比你有能力。但现在这个时代,衡量谁比谁强的标准已经不是这些了,他们不会去背诵一搜索就能找到的知识,遇到很多事情他也不会有时间甚至有心思和你争论,对很多问题他们很少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根本不介意你的炫耀和自以为正确的观点,也就是说,他们压根不再乎你看上去很能干,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有自己的部落,有自己谈论的话题,而那个世界你可能永远也无法进入或者理解,因为完全不在一个平台上,他是他,你是你,你们是两个世界两个空间的人,尽管你们都生活在地球上。

    万维刚在精英日课里讲解过美国Aeon网站上6月7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炫耀性消费已经结束了,现在都是无形消费》。作者是南加州大学的公共政策教授伊丽莎白·科瑞德-霍凯特,他假想了一个场景,在一个聚会上,你跟两位年轻女士聊天。其中一位女士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是谈吐不俗,居然引用了上周《经济学人》杂志对英国大选的分析。第二位女士的包一看就是名牌,但她更关心电视剧《欢乐颂》里的某个人物的命运。那你能不能判断,这两位女士谁的社会地位更高呢?在中国可能不太好判断。第一位女士显然更有文化,也许是某个大学的青年教师。可是第二位女士的经济状况可能更好,也许是银行的什么经理。作为读书人,我们更同情第一位女士,但二人地位高低,很难说。但是,如果是在今天的美国,答案就非常简单了 —— 肯定是第一位女士社会地位高。不仅仅是学识,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她的经济状况也大大超过第二位女士。这可不是因为美国是个公平社会,有知识的人地位一定高 —— 因果关系正好相反:今天的美国是个非常不平等的社会,知识很贵,是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有知识。

    如果不出意外,中国也会慢慢往这个趋势发展,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隐形,门外汉永远也不清楚到底自己差在哪里,所以无知者无畏,而真正能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差距的人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和他人之间哪怕只是非常小非常小的一个差距,你穷尽一生努力,也不一定能超过他,就像我们以前参加考试,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可以考到90分,再往上,哪怕一分,都非常难,更别谈满分了。

    吴军在《硅谷来信》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为深刻,他认为事情从0分做到50分靠的是常识,没有常识作为基础,谈论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从50分的水平提高到90分,就需要靠科学和技术了。两个人同时做类似的事情,一个人完全靠经验,另一个人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后者一定能做得比前者好,而且好很多。也正是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才愿意花时间研究科学,开发新的技术。但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当什么事情做到90分后,单纯靠技术有时就不能再提高了,因为再往上技术的差距在缩小,那一点点差别可能不足以导致结果的不同。很多时候,在技术之外,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能否把握好这些因素,把一件事情能做得尽善尽美,则是靠经验和艺术了。没有技术,光有艺术是否能走到100分?通常是不可能的,当然你能找到个别例外也未可知。他以像法拉利和兰博基尼为例,认为这样极致的跑车,是手工打造模具,手工装配,手工调制引擎,手工缝制内饰的,它比一般的豪华跑车,比如奔驰的SL或者保时捷的911,其实就精细那么一点点,最后这一点点,不是靠工程完成的,而是靠艺术。但是无论是法拉利还是兰博基尼都是以技术做基础的,没有了技术,你让三流汽车厂手工打造一辆汽车,照样性能上不去,当然也就卖不出价钱了。

    我相信,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才华注定不会被辜负,但,前提是,到底自己是否属于一个有才华的人,要确认清楚,否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结局,"认识你自己",是永恒的话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心得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da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