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有车驶来 驶过暮色苍白
旧铁皮往南开 恋人已不在
收听浓烟下的 诗歌电台
不动情的咳嗽 至少看起来
归途也还可爱 琴弦少了姿态
再不见那夜里,听歌的小孩
时光匆匆独白 将颠沛磨成卡带
已枯倦的情怀 踏碎成年代
就老去吧 孤独别醒来
你渴望的离开 只是无处停摆
就歌唱吧 眼睛眯起来
而热泪的崩坏 只是没抵达的存在
--《理想三旬》
我在很多场合下都听人提到,小时候被问到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然后年幼无知的他们都回答什么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老师什么什么的。我难道是上了个假学,我不记得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回答过想成为什么什么的问题。我要是回答过,可能后来就不会勇敢地做了那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选择。
昨天一位在国外生活多年的老友回来一叙,席间不知道怎么聊起了关于未来的话题。一转眼,我们这些曾经一起上学放学的小伙计们都到了聊人生的年纪。
按理说,我这么个年纪的人了,总该想点实际的。老友就明显算是一个合格的这个年纪的人了,考虑未来工作,考虑未来孩子上学,虽然我一直没听到他提到未来媳妇儿的设置。相比之下我就显得酷的很不靠谱,毕竟我曾经是一个从北京政治类高校毕业却选择出国念研究生,出国念研究生却不想留下,不留下不回家也不去北京却跑到上海找工作,在上海找工作无亲无故也不考虑要户口的无知也无畏的人。在大家都争先恐后考公员或者进国企的时候,年轻的我也曾对此表示不屑一顾:我的个性,不适合。时至今日,再回望曾经的我,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
我的人生,是不是很多时候都显得搞不明白下一步要干什么。可是我也从没后悔过。凡错过的,就不是我的,我就这样迷之自信地来到了今天。似乎我没什么可输的,但即使输了,也没什么怕的。毕竟,我们要允许自己失败。李诞说:“人立于不败之地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把自己弄死,让对手非常的费解。”这是,我蛮喜欢的方式。
有个朋友说,要是以后失业了,就拉上孩子的手,锁上门,“走,我们环游世界去”。我不想去评判这句话背后的可行性,只是我觉得那种“如果坐错了车,那坐到哪里,就去哪里旅行”的态度,真的很棒。生活已经那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为什么不在可以的时候放过自己呢?
曾经有个人跟我说,他的工作让他觉得充满了欺骗,让他觉得有些人做的事情很不好可他们就那么做了。我当时告诉他,那你不喜欢这份就换一份咯。因为在我看来,你不也就一客户经理么,客户经理千千万,实在不行咱就换啊。理由在我看来很简单:我热爱我的工作,那是我发现自己价值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基础;可如果真的很不愉快都要伤我身心了,那也不过就是放弃一份工作而已。我们都没做到那种身负家国重任忠孝不能两全的工作,你不开心才是对你妈最大的不孝好吗?我对于他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纠结表示不解,他对于我轻易给出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建议暗自不满。直到今天这哥们儿也还是做着这份让他痛苦的工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如果披荆斩棘是通过这条路唯一的选择,如果乘风破浪是越过这片海最佳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勇敢的面对和尝试呢,生活那么爱跟人开玩笑,你总不能一直被动地被戏耍。就算不是硬核玩家,也至少不能当个软柿子。我尊敬那种把每一道疤痕都当做勋章的勇敢,也敬佩那种能把事故讲成故事的淡定从容。时代变了,你翻不翻腾都会被飞速地拍死在沙滩上,况且一个时代要抛弃你是连再见都不会跟你讲的;那不如尽情地翻腾一整,反正,你来都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