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梦想与现实
小舅在高三下学期,学校保送师范,给了五个名额,学校在合肥。
同学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很,那个时候能当老师,也是件光宗耀祖事。他的同学都想着拿到这个名额,提前进入大学。
学校为了公平,举行了三次考试,取平均分。结果小舅考了第二名,当时他就兴奋的跑了起来。接下来老师说,要一次性拿500元钱,作为费用。
小舅全身的热情,被这冰冷的钱数给浇灭了。500元对于姥姥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即使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
小舅上高三的这几年,每到开学的前一周,姥姥都拉下面子,从庄东头走到庄头。开始,还有人借个五元十元,到最后都明白,家里供个上学的,不知道何时能还上钱,都找理由不借了。
小舅也是在开学时,美其名曰是走亲戚,其实是想让亲友给拿点学费。其他姨家过的都不太富裕,小舅去了也拿不回几个钱,顶多就拿点好吃的,比如麻馓子而已。
这东西在当时,也是难得吃上的佳肴,费油又费面。只有家里有客人或走亲访友才能吃上一次。
当时三姨也嫁人了,可她大了,明白自己是被送人的,就对姥姥一家充满怨气。就不再来往,只有小舅去看她,她才露出笑脸。
所以每次上学前,她都把钱给小舅准备好,并带一大包麻馓子。
为了500元钱,姥姥和姥爷愁得几宿都睡不着,能借的都借了,能卖的都卖了,才凑了200元,差的太多了。
小舅又来到三姨家,三姨哭了,这差得太多了,我只有50元,不能让你姐夫知道,不然他会生气的。
小舅拿着50元钱,心里不是滋味。第二天,三姨让人又捎来50元,送钱的人说,你三姐把头发都剪掉卖了。可惜了那头秀发,长了十几年,听说她是含着泪给剪掉的。
小舅再也承受不住心里的压力,就把所有的钱都还了回去,把名额让给了别人。他又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准备高考。
等我长大了,小舅向我讲述,当年为了500元放弃梦想时,还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悲凉,因为当老师是他一直的梦想。
高考结束,小舅考的不错,最终选择煤矿院校。当所有人都不理解,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选择当个煤矿工人。
当时村子人看着姥姥一家,都带着嘲讽的口气说,大峰不错呀,当工人了,小舅只是笑笑不语。
三姨多年不回家,就因为这件事,回到姥姥家找到小舅,向他问明情况。小舅才含着泪说:“到大同上学,一年就回来一次,可以省不少车费,那里有补助,基本上不要学费。以后工作也好找,矿上工资高。”
“那你不知道,煤矿危险吗,瓦斯爆炸不是常有的事吗?”三姨哭着说。
他还是不为所动,坚定地选择了煤矿学校。
九月份,小舅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和一双皮鞋,带着行李,一个人踏上北上的求学之路。
四年的时间,他只是在寒暑假回家,其它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经过四年的学习,小舅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青年,散发着朝气和力量。他的下一站就是黑漆漆的井下生活,虽然前面是黑色的,但我看到他眼中的小火苗,在不停地闪烁着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