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厂模式(简单工厂(不属于23种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 建造者模式
- 单例模式
- 原型模式
1.简单工厂(静态工厂)
不属于23种设计模式之一。
通俗来说:一个类或接口中某个方法负责new对象,集中式管理工具,把所有对象的创建管理起来。
不符合单一职责 --- 一个简单工厂类创建许多种类型的对象
不符合开闭原则 --- 每次新增都需要修改简单工厂


2.工厂方法
通俗来说就是,每种对象一个工厂。需要什么对象就用对应的工厂创建。需要一个工厂接口。几个不同的工厂实现该工厂接口。
满足了单一职责 --- 一个类只做一件事。




3.抽象工厂
抽象工厂是把工厂方法模式扩展了。一个工厂做了多种事情(getFruit,getBag)。工厂方法模式是抽象工厂模式的一个特例(工厂方法的接口中只有一个方法)。



4.建造者模型
建造者模式定义: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造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它是将一个复杂的对象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对象,然后一步一步构建而成。
简单来说(此说法不精确) :建造者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 + 模板模式。
建造者模式和工厂模式的关注点不同,建造者模式关注零部件的组装过程,而工厂方法模式更关注零部件的创建过程,但两者可以结合使用。
优点:
1.各个具体的建造者相互独立,有利于系统扩展。
2.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的组成细节,便于控制风险。
缺点:
1.产品组成部分必须相同,这限制了使用范围。
2.如果产品内部变化复杂,该模式会增加很多建造者类。
建造者模式主要角色
- 导演(director):负责组装
- 产品(Product):包含多个组成部件的复杂对象
- 抽象建造者(Builder):包含创建产品各个子部件的抽象方法接口,通常包含一个返回产品(Product)的方法getProduct()。
- 具体建造者(ConcreteBuilder):实现抽象建造者(Builder)
应用场景
1.创建的对象比较复杂,由多个部件构成,各部件面临着复杂的变化,但构建顺序是稳定的。
2.创建复杂对象的算法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装配方式,即产品的构建过程和最终的表示是独立的。





工厂模式总结
原则
1.解耦:把对象的创建和使用过程分开。
2.工厂负责对象创建,包括其init方法的调用,黑盒创建过程。
3.面向接口编程:使用者只管使用,知其接口而不知其实现类。
对比
静态工厂:把所有对象的创建逻辑集中到一个类中处理。
工厂方法:一个工厂只负责创建一个产品类。(关注于产品的创建)
抽象工厂:将一个系列的产品的工厂合并成一个工厂,负责生产这个系列的产品(关注于产品的创建以及功能的扩展(横向))
建造者:对象的创建比较复杂,有许多部件构成,按步骤一块块创建,让创建过程模板化。(关注内部部件的创建以及按同一模板创建(纵向))
例如:一个公司有电脑,手机,游戏机产品线,关注该公司电脑、手机、游戏机产品的创建或解耦的时候,使用工厂模式。若关注某一个产品的创建,而这个产品内部又比较复杂,例如电脑,电脑需要cpu、主板、内存、硬盘,关注这些内部组件的创建,并且按模板化去组装这些配件,则使用构造者模式。
原型模型
用一个已经创建的实例作为原型,通过复制该原型来创建一个和原型相同或相似的对象。
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一个cloneable接口。通过原对象克隆出一个新对象。
由于 Java 提供了对象的 clone() 方法,所以用 Java 实现原型模式很简单。
应用场景
1.对象之间相同或相似,即只是个别几个属性不同的时候。
2.对象的创建比较麻烦,但复制比较简单。
原型模式比较简单,再次不做赘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