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溧阳出差,早上起床跑步,离酒店很近的地方有个凤凰公园,是个非常小的公园,走进去,完全是那种江南园林式的公园,青瓦白墙,小榭亭台,很是不错!
公园进门就有个小湖,湖心立着一个在洗衣服的女塑像,形态动作栩栩如生。
这里的浣纱女塑像是有关伍子胥与浣纱女的传说,前面景点介绍说的很详细。
公元前541年,吴王在高淳境内建“濑渚邑”,筑固城,后被楚国攻克。楚平王建都于固城。后来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大将伍奢全家三百多口抄斩,唯独伍子胥侥幸脱逃。他只好装扮成平民百姓,想逃奔吴国。楚平王令人张榜画像,四处捉拿。伍子胥一夜过了韶关,进入吴国地界,在今固城沙滩头村附近迷失了方向,见一女子河边浆纱,便上前问路,浣纱女得知伍子胥乃忠良之后,以浆纱米汤为其充饥,并为伍子胥指明通往吴国的路。伍子胥对浣纱女拜谢而去。行走片刻,伍子胥回头一望,见浣纱女立在原地,心中起疑,便又折回身来。浣纱女知其心意,便对伍子胥深深一揖,转身跳入溪中。待伍子胥跑回时,已不知踪影了,伍子胥便跪在沙滩,对天发誓:他日伍子胥雪耻,必报姑娘重恩。数年后,伍子胥带吴兵伐楚,开胥河运粮,攻克固城,火烧楚王行宫,大火逾月未息。雪耻之日,伍子胥来到当年浣纱女舍身相救的溪边,将在楚宫内缴获的三斗三升“金豆子”撒在溪中,并祷告:“他日若有人拾到,一半自得,一半须买纸锭烧化,祭奠浣纱女。”黄金港以此而名。浣纱女舍身灭口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个人。
据记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游历高淳时,被浣纱女义举大为震动。当时县令郑晏提出为浣纱女立碑,并请李白撰写碑文,李白欣然答应。李白在碑文中写道:“子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声动列国,义形壮士,投金濑沚,报德称美。”
关于伍子胥为祭念浣纱女所撒的金豆子,在固城一带屡有出土,称之为“郢爰”。当地村民每逢清明前,常能捡到。可见伍子胥与浣纱女的古经名不虚传。
虽说伍子胥与浣纱女的故事可以追溯,但我对浣纱女舍身灭口的做法还是心存疑问,感觉很不符合人性。不管之前伍子胥名气多大,首先伍子胥现在是一个政府追拿的逃犯,人家不举报已经是不错,但她不仅不举报,而且还为逃犯指路,指路后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心,居然投湖身死。浣纱女和伍子胥只是路遇,凭什么要这么牺牲生命去保护伍子胥呢?保护伍子胥,以后伍子胥回来还要灭楚国,这对浣纱女又有什么好处呢?实在想不出这样做的动机!
以我小人之心来渡伍子胥之腹的话。我认为伍子胥当时从浣纱女那边得到指路后,怕浣纱女会向追拿伍子胥的追兵说出伍子胥行踪,是伍子胥把浣纱女采用胁迫或者使用武力逼浣纱女投湖。但这么做毕竟也让伍子胥心生内疚,所以他报仇后就杜撰出浣纱女舍身投湖的事,并撒豆祭奠,以求自己内心能得到救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