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
谁都会写作,只要坚持

谁都会写作,只要坚持

作者: 一叶知秋Goldeal | 来源:发表于2016-06-11 20:51 被阅读36次

    简书上有很多关于写作改变人、可赚钱的文章,现实中更有很多成功案例(哦,韩寒不算)。好多人看了就完了,也有人因为看了文章学习效仿后走上成功之路。

    作为一个IT民工,没有太多时间来写东西,这成了阻止我的最大障碍。且不说要不要改变,这里想先说说:如何开始?

    高中三年级分文理科前,鄙人不才,多次模考文科第一,现在回头看,主要得宜于两点:

    第一、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老师都是当地出名的“书法家”,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字还不错,语文也学得好,一直是语文科代表,这对做历史、政治等主观题较多的试卷来说,很有优势;

    第二、我把历史政治等科目按理科的思路来学习,力求去分析、理解,找出关系和因果,从而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境界,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然而,我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文科,而是读了理科,考了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暴露年龄了?),后来成了“IT民工”,这是后话。

    高考结束等待上大学的假期,因为高考作文没有写好,心里不服气,我买了十多张大白纸,自己裁小装订成本,开始写小说,写了20来万字,放弃了。为什么放弃呢?因为越写越复杂,越觉得像流水账,单纯地想把故事情节写出来,失去了动笔之前的目标——“文学作品”水准(那时还没有接触网络,网络文学也还不像今天那么泛滥,要是换为现在,在某网络文学网站连载,估计还是有流量的,可惜了!)觉得自己还是水平不够,改为去读书了。不读不知道,读多了就更不敢妄论写作了,于是,一直没有再写过。

    进入大学后,心都用在专业和自己感兴趣的事(猜猜是什么)上了,加上没有了写的压力,差不多一年内没有写过什么,直到被同学拉去参加了一个什么“小记者”项目。

    那时一个都市报的一个栏目组织了一个小记者专栏,在学校招募,条件是写一篇随笔交过去。

    那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周末,坐在不时有情侣互搂着走过的校园石桌上,想起高中时曾经多么豪迈地爬上高山,站在山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经雄心壮志地要写出“文学作品”级别的长篇小说;曾经要以笔为剑、用创作改变命运……而回头看自己,以“课太多没时间”、专业更重要等为借口,超过一年没再动过笔,不禁黯然神伤。

    于是,做了一个痛快的决定:我要参加这个活动,而且志在必得。放下思绪,理清思路,不断思考,用了大概10分钟,一口气写成了“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鸡汤式随笔,其思想就是:要做一个“小记者”并不难,只要勤奋努力。

    果然,因为投其所好,文章被采用了,很快就在报纸上登了出来,报社还寄来了“小记者证”和稿费,对,是稿费,40块现大洋,虽然少,但那毕竟是第一次把文字变成了钱,而且足够打30个小炒肉了。自己高兴,同学也羡慕不已,其中最为羡慕的应该是负责拿信件的班干部,她平时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看到那写着一个她基本看不上眼的同学的名字的汇款单,眼睛都绿得差一点就掉出来了。

    为了常常有汇款单收(不间断地气气那个同学),享受一下同学羡慕的目光,我一直给那个栏目投稿,投过去基本都能发表,大概三周一篇,发了有一年多。后来还在其他报纸、特别是专业相关报纸上发过几篇技术文章。

    可惜,好景不长,同学的惊奇感慢慢消磨了,见到我的汇款单知道是平常事了,没有反而奇怪了,正如我坚持的动力在慢慢消减一样。大三时,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好好复习,准备考研,然后暂停了写作。

    这一停就就停了好多年,后来就主要是写论文、报告和书了,基本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少再写因为想写作而写的东西了,偶尔写写也感觉力不从心的。

    去年看到有人开了一个“每天1000字”的写作活动,好像坚持了一年左右后停了,简书里也有“每周*字”的活动,都讲求的是要坚持。昨天无聊看了一期央视的“幽默大家庭”(是这个名字吗?),一群平均年龄76岁的大爷大奶奶们,坚持跳”街舞”30年,刘仪伟点评说:“除了吃饭睡觉,我还真没什么事坚持够30年”,朱丹表示深以为然,还好郑渊洁爷爷给他们挣回点面子:“我坚持写《童话大王》也三十多年了”。没看过郑爷爷的书,但是能坚持30年,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结论是:谁都会写作,主要看坚持。

    谨以此篇,作为简书写作的开端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都会写作,只要坚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ke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