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创业的理解都不一样,大部分的人的目的还是直奔主题,为了钱,其实这个思维和我们上班的思维是一样的,A公司给的钱比B公司多,在其它福利待遇都差不多的条件下,那么就直接选择A公司了,在自己要创业的时候,也都是完全围绕着钱去做的。
如果有人能做全面观察,这些人大部分是失败的,即使有成功案例,也是为了业务疲于奔命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眼界和思维受到了极大的局限。经济的周期也许很长,但商业的周期一定是短暂的,在一个业务里局限了自己,不能为以后做铺垫,那么这种思维模式还是适合在体制或者组织里,后续的工作会有组织安排。但是创业不行。
我认为正确的创业思路首先是围绕市场,以市场为主导,然后根据个人或者团队情况建立商业模式,以商业模式逐渐占领市场的过程。钱是附属品。像马云、蔡崇信、刘强东、马化腾、扎克伯格等等这些商业领袖,都是先看准了市场,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最后做成了一番事业的。你可能觉得这些人离我们很远,但抛出运气等其它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做对了,才会有今天的。
胡雪岩在上海开钱庄的时候,第一天的进项就是3万多,伙计柳成祥问胡雪岩,说咱们有这么大的进项,得赶紧把钱放出去,不然每天要搭进去不少利息啊。柳成祥说这话的思维,就是围着钱转的思维。接下来应该就是搞销售,做业务,每天要背负着把钱放出去的工作压力。胡雪岩听完,告诉柳成祥,存进来的钱一文不放。他让柳成祥带着钱去浙江的几个地方,把当铺建起来。那个时候战乱刚结束,百废待兴,老百姓手头都需要现钱,会把珍藏的家当拿到当铺花钱,这是刚需。柳成祥拍手叫好,说自己怎么没想出来呢。胡雪岩说,你之所以想不出来,是因为你总把自己当伙计看。胡雪岩的视角和柳成祥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真能踏实研究市场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为了钱去打市场,我谈多少客户你给我多少钱,更多情况的是这种模式,就像古代军队打仗,你砍下多少敌人的头颅,我给你多少奖赏。这种情况我就不展开说了。
我最喜欢的创业者是段永平,早年看到国内电子游戏有兴起的趋势,就开始生产小霸王游戏机,后来市场导向电子产品要有辅助孩子学习的公司,段永平的产品开始转向小霸王学习机,后来又推出了步步高学习机。在国内功成名就之后,远赴美国继续学习。
我之所以喜欢段永平,主要有一个原因,他是一位把自己弱化了的人。他把大部分的股份都分给了团队和下面的工人,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工作体系,即使公司没有他,也一样可以照常运转。
关于弱化我想多聊几句,它是每个人提高境界的必经之路。日本剑圣宫本武藏在早年间跟当时的枪术大师宝藏院的主持日观切磋,当然那个时候的宫本武藏还不是对手,日观直言,说你现在的瓶颈就是你太强了,如果还想提高自己,必须变弱。宫本武藏当时就听懵了,完全不懂。但后来他明白了,也有了他以一敌七十六的事迹。如果有人不了解这段故事,我还可以举个例子,曾国藩。早年的曾国藩看谁都不顺眼,不光怼同僚,连咸丰都一样怼,做事情极其严格,一丝不苟,脾气极差,很像被苹果公司第一次撵出来的乔布斯。咸丰说你要这样就回家呆着去吧,好在曾国藩的人生低谷期不长,那个时候太平天国闹得太凶,咸丰实在顶不住了,叫回来曾国藩。但乔布斯的人生低估长达十一年,十一年后再次回到苹果的乔布斯也和从前不一样了。这里只说曾国藩,曾国藩在接到任命以后,给能打上交道的各级官员挨个写信,哪怕九品小官,信的内容都写得非常谦卑,在原来他非常较真的问题,贪污受贿,士兵的打家劫舍,推荐提拔,谎报战利品等等,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邦也是把自己弱化了的人,他周围的文臣武将都被他强化了,反而助推他做了皇上。反观项羽一直是强化的人,周围的人都比他弱,最终他最强,他就失败了。
《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或者说规律作用的地方都是微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不能撼动的。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总结起来,我们的人生就是前半段是强化自己,后半段弱化自己的过程。前半段要强争气,后半段懂趋势、懂规律、懂人情世故,做出来的事情也和前半段完全不一样了。
言归正传,我理解的创业还有一层意思,也是硅谷孵化器YC公司提出来的,创业=增长。用YC创始人的话讲,谷歌与理发店的区别不是因为前者的创始人比较走运或者非常努力,而是在一开始,谷歌就和理发店不一样。我看到很多人,自己经营一个店铺做的不错,但是如果想扩张就变得非常困难,自己做的不错,但交给另外一个人就是不行了。这个时候不要以为别人不如你,而是你的格局和思维不够大,不能影响带动别人。这种小商业能维护的市场是有限的,未来市场是不能增长的。这种生意就不是增长性的创业。那么是做这种小商业还是要做创业,本质上,你要成为那个对的人。有的人就是适合做小商业,有的人适合创业,其实无可厚非,只是专精的角度不同罢了。在哪方面提升自己,成为对的人,至关重要,对的人才会有对的想法。
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困难重重,迷雾重重的,只有随时回归本质的思考,才能为我们指明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举一个《水浒》里面的例子,在宋江和卢俊义被朝廷招安以后,宋江已经神采飞扬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大好未来已经浮想联翩了。他和卢俊义把军师吴用叫来,商讨下一步怎么征讨方腊,获得朝廷的五星好评。吴用听完倒是很冷静,他说在朝廷的眼里,我们和方腊是一丘之貉,用我们打方腊就是以贼讨贼。吴用的这句话说出了当时时态的本质。那些科举上来的书生官员,怎么可能愿意和这些流氓团伙同朝为官呢,况且还有蔡京高俅这种人在,即便大宋天子真的胸襟似海,梁山的弟兄被招进去日子也会能难过。用《让子弹飞》里的姜文跟周润发的话来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但宋江此时正在给自己加戏,赋予了很多人生意义,头脑已经滚烫了,这个时候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回归本质的思考是创业必备的技能,很多时候我们被别人赋予的意义,眼前的困难、兄弟朋友之间的感情,虚荣、钱财的追求等等,让我们远离了本质,忘记了我们究竟在做怎样的事,我们怎么给外界定位,外界又是给我们怎么定位的。
回到商业,携程早期的时候叫“游狐”,是为了对标搜狐,那个时候是互联网1.0形态,大家都在做门户网站,携程专门为旅游者、旅行团体以及旅游相关行业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旅游产品介绍。它的团队成员没有一个是有旅游行业背景的人。那个时候,能想到的赚钱模式很简单,提高点击率——融资——再花钱提高点击率——继续融资——最后上市套现。有点像互联网的宋江想被资本市场招安的意思。好在那个时候正是资本市场的寒冬,让携程这个团队不得不思考商业的本质——供给和需求,他们发现当时的酒店急需能帮助它们销售出更多房间的中介方。其时正值1992-1995年期间,正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酒店数量迅速爆发,造成了供应的短期过剩。 当时有数据显示,全国6000家星级酒店,有3000家是亏损的,行业空房率在30%以上。
从需求来说,对于寻找住宿地的旅客,也需要一个合适的中介,方便他进行酒店预订。 因为当时,随着酒店数量的增多,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变得很困难。没有人会告诉你酒店或者招待所有没有空余房间,旅客也不可能随身带着一本城市黄页来查找酒店的电话。唯一能做的,基本就是通过旅行社找酒店,甚至选择那种在火车站门口招揽生意的小旅店。
所以那个时候, 如果有一个人能在他出发前就帮他预订好合适的房间,而且手续简单,价格低廉,他一定会非常满意。
就这样,回归本质的携程,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最后,我想聊聊创业的心态。Airbnb的创始人之一切斯基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每年圣诞节回家都很难受,当家人问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总是拿不出像样的事情说,感觉自己就像失业一样。有一年他调整了心态,告诉家人自己就是在创业,虽然一样没有拿得出手的事,但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乐于谈论自己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总能让家人发现有意思的地方,虽然没有结果,但依然能引人入胜。也许他领悟到了乔布斯说过的那句话,过程就是奖励。创业已经变得积极,惬意,有乐趣了。
如果把创业或者做生意当成谋生的手段,你会发现你一次也输不起,什么事情都要唯结果论,这种状态是最难受的状态,也是没有弹性,没有创造力的状态。
只有当我们输得起的时候,我们才会重视过程。如果我把所有的钱都买进一只股票,那我就会变得输不起,所有的思考行动过程都不重要了。但反之,我多看好几只股票,在买进的同时做好资金分配,保证后续有资金补入,做成一个投资组合。这个时候,我的心态就是惬意的,我也有时间和心情去做外部研究和自我思考,这样提升了自己以后,未来的机会会更多。
以上就是我能理解的,创业的正确打开方式、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思考和正确的心态。语言文字有限,只能十里说一,还有更多的想法也在陆续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