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并非新词,早在前两年,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实行“气化”计划,但实行效果仍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制约“煤改气”发展的瓶颈。还有一点是天然气最致命的,就是安全问题。
01
《中国青年报》最近的一则新闻:保定多所农村小学的学生都搬到了零摄氏度的院子里写作业。不是院子里头不冷,而是屋里无气供暖,小学生们只能到院子里晒太阳写作业,冷了就靠跑步取暖。
这不是一件小事儿,连《人民日报》也发声了:
因为,一场始料未及的大规模“气荒”正在中国上演。
02
11月28日零时,河北首次拉响全省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天然气供应处于严重紧张状态,各地开始限气停气。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在12月1日形势危急,供气量连基本需求的七分之一都不到,医院一则向上级“请求支援”的内部文件在网络迅速流传。
室内温度过低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对于老人、心血管病人等特定人群来说,停暖增加了过早死亡的风险。医院这一缺气,威胁的可是上千条人命。保定新奥燃气赶紧和院方进行协商,承诺保障医院供气。
但是,其他地区可没有这么“幸运”。
河北的保定、石家庄、唐山、廊坊、衡水这五个冬季污染重灾区城市,在今年6月份入选17年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名单,其中一项工程是用天然气供暖取代农村地区的散煤取暖。清洁空气似乎变得很近,事情听起来也很美好,轰轰烈烈的撤煤引气运动就此动员起来。
尴尬的是,冬天来了雪下了温降了,农村里的小煤炉也拆了,天然气却因为气源紧张、通气基础设施质量堪忧等问题迟迟未来,不少农村老人在被“煤改气”工程打成筛子的房屋里挨冻。
无气供暖还不止发生在河北。
北方地区参加“煤改气”工程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近20个省份,“2+26城市”冬季取暖全面禁煤,今年北方的空气清新了很多,北京自入冬以来,PM2.5的浓度至今没有超过250。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可能遇见了21世纪以来最大范围的一次受冻现象。
03
导火索是过快过猛的煤改气工程。
据中国能源网,今冬北京比去年多用气16亿立方米,河北200万户农民煤改气用气至少20亿立方米,山东比计划多出5亿立方米。据说因煤改气所需天然气消费量近200亿立方米。
再加上工业用气,需求缺口更大,但是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又是什么情况?
未来几年里,国内天然气的消费量只会大幅提升,这场“气荒”也还远远没到头。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旋律,采暖行业也就开始纷纷转型。随着北京煤改电试点工程成功建设,对周边甚至更广阔的地区,起到极大辐射作用,也为以清洁能源为采暖的地暖瓷砖市场带来了持续火爆的局面。
电采暖设备健康、安全、环保又经济,使用起来极为简单,精确的温度控制时电采暖设备一个极为强大的有点。家中成员可调整系统温控器以获得自己房间内舒适的温度。只能温控系统使得室内取暖变得省心省力,如果室内温度高于用户设置的温度时,温控器会自动关闭。同样,如果温度下降到低于用户设置的温度值时,温控器便会重新启动电采暖设备。
04
随着煤改失败,煤改电项目的力度加大和节能减排意识的加强,格力浦地暖砖引进德国纳米双导合金芯片为发热体,结合智控系统等德国先进技术,开发出地砖+地暖+智控+养生四合一产品。将纳米合金无磁场发热“芯”缆嵌入到地板或瓷砖内,底部设有环保隔热保温层,模块化、一体化结构设计。具有安全,发热快,效果好,寿命长,节能环保,铺装简捷,舒适不干燥等特点。
格力浦地暖瓷砖出厂前都会泡水通电,检查砖的安全性,所以每片砖的安全性都是可以保障的,不存在漏水漏电的问题,所以格力浦地暖砖无论是客厅卧室还是卫生间都可以铺贴,适用于所有家庭装修及工程装修中,不仅如此,对于户外公共区域,也完全可以铺贴无压力。
消费者其实最看重的还是产品的安全性,毕竟这是关系到家人的安全健康。同时格力浦地暖砖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暖脚寒头”最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脚部的温度适合在23度左右,头部18度左右,温室控制在18-23度是最舒服最健康的温度。
可谓市场潜力巨大,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格力浦地暖砖席卷全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