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填表这件事相信大家不陌生,而且大大小小的表不知道填了有什么多少。
好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如果硬要说特殊,相比杂乱无章来说信息,表格看起来信息更加清晰。
最近因为工作调整关系,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为此我创建了一个表格,于是便开启了每天填表格的工作。
这过程中我发现表格不仅仅是让信息结构化,也是一种引导人思考的工具。
每填一个空就需要思考,这个空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有些方面没有考虑到。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这个表格是会随着工作的进行逐步调整,比如,发现某个场景遗漏,及时添加,某一个问题重复,将问题合并或删除等等。
表格的作用到这里是不是没有了。
还有一个功能,这是我通过记账意识到的。
就是在原本是思维上加一个步骤。
因为每天要记账的缘故,所以在每天花钱的时候,多了一个步骤,考虑是否值得。
在思考完是否值得之后,花钱的冲动会减弱很多,甚至完全消失。
这不就是一直以来想要在原本思考中增加一个步骤的例子吗?
不过仔细分析发现,真正有效果的并不是表格,而是记录这个动作,只要去记录那么在思维上加一个步骤就成为可能。
这一点还需要不断尝试,找到一个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回到表格的作用,上面说了有两种,一种是让信息更加清晰,一种是帮助思考不遗漏。
我认为还有一种就是帮助形成思维习惯,当某一种表填写的次数越来越多之后,对于这些表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去想,这样即使表格不在手边,也不需要填表,都会按照表格顺序去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