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34日:《不完美的她》:那些需要自我救赎的女性

第334日:《不完美的她》:那些需要自我救赎的女性

作者: 田边细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18:07 被阅读0次

前不久,很期待的一部剧上映了,《不完美的她》,翻拍自高分日剧《母亲》。聚焦在当代女性经历的现实问题,贴合“家暴”、“遗弃”等社会热点,而女性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

家暴,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据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不完美的她》中开头为我们展示的那些真实“家暴地图”,触目惊心。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点也不远。

它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小园是我的同事,生完二胎不到百天。昨天下午她自己打120,让救护车把自己拉去医院,在头上缝了10针。

这一切,都拜她的那个人前斯文的博士老公所赐。

详细的原因我没细问,也不想问。只知道,那个所谓的斯文人把刚生完孩子的她打到头破血流后,撇下两个孩子跟她,带着自己的老妈去另外的住处住了。她摸着疼痛难忍的头,感觉一股热流流下来,她觉得自己应该是流血了。颤抖着摸起手机给自己叫了救护车。

真的难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男人。能把自己刚生完孩子的老婆打成那样后扬长而去。而且,孩子也不管,跟自己的老妈跟没事人一样在别的住处生活,相隔不足几百米。以至小园只好请自己的妹妹请假来照顾自己一周。

其实,小园和老公本是大学同学,也算青梅竹马,一起考研,后来她老公读博,她工作,老公博士毕业后一起回到家乡的高校任职。

据说,小园老公以前也有家暴行为,甚至在小园怀孕期间,一言不合就打她。平时在单位总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回到家,稍有不顺心,轻则骂骂咧咧,重则拳脚相加。可怜小园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在大女儿刚满两岁时又决定生二胎,这不,刚剩下二女儿不足白天,就被打的头破血流。

在小园的遭遇中,我看到了一个典型的控制性男人。

在《依恋》中,苏珊·福沃德提出,如果你的伴侣符合下面9条中的5条以上,他就是一个控制型男人。

1、他是不是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理应左右你的人生和一举一动?
2、为了取悦他,你有没有放弃过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活动,断绝了与亲朋好友的来往?
3、他是不是一贯瞧不起你的观点和感受,贬低你的成就?
4、一旦惹他不快,他会不会冲你大吼大叫、放狠话,或者干脆躲到一旁生闷气?
5、说话之前你是不是如履薄冰,一遍一遍地想着该怎么说,生怕一句不慎惹他动怒?
6、他是不是说翻脸就翻脸,让你无所适从?
7、你是不是经常心乱如麻,觉得自己干了蠢事,或者配不上他?
8、他是不是一个醋罐子,有极强的占有欲?
9、在关系中,他是不是认为你是引起所有问题的罪魁祸首?

家暴的实质,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权力控制。

与这样的男人建立亲密关系,等待女人的往往是暴力、绝望。一方面,她们实在太痛苦;另一方面,她们往往很困惑,不知道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我们都知道,家暴只有零次和一百次。而小园作为一个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没有想到离开她老公呢?

“没有离开家暴的人,往往都与施暴者陷入一种被称作‘暴力循环’的反复关系模式中去。”心理学家勒诺·沃克如是说。暴力循环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紧张的压力→急性暴力→和解与蜜月期→平静期。

这或许就是小园这么多年,虽痛苦却没有离开她老公的原因。在这段生活中,她老公有时会表现出对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对她疼爱有加,给了她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小园总是期待老公能幡然悔悟,不再打她,给她最终的幸福。

我想告诉跟小园一样的女性,面对家暴,不要觉得这是家丑,也不要依靠不切实际的期待去生活。要记住家暴≠家丑。虽然很难,但也要勇敢地说“不”。你可以慢慢地迈出脱离苦海的每一步。

1、掐灭对施暴者的病态期待

你的无望而又病态的期待,可能害了你的下一代。试想一下,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你的孩子是怎样的影响呢?

就像《不完美的她》中,周迅饰演的林绪之,在男友对女儿虐待时,虽然最初也有些心痛,但是碍于男人的态度,不闻不问。若男友生气,她便一心向着男友,不管女儿死活。

这背后源于她的亲生母亲,那也是个饱受家庭暴力的可怜女人。可以说,是她原生家庭让她面对暴力选择了沉默,同时心理也产生了问题。

为了孩子,你不选择离婚,但是,为了孩子,你应该离开那个对你举起高高拳头的人。

2、扔掉“受害者有罪论”的逻辑

心理学家们发现,在家暴中,一直有一个谜一样的现象:每一次暴力的发生,受虐者都很可能被施虐者认为是“始作俑者”,而受虐者似乎也认同了施虐者的观点。小园在倾诉中透漏出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不是因为自己生了两个女孩,所以才被老公打。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她们自己都把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暴力行为合理化了。

你只需要记住,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别人对你施暴的原因。

3、学会独立

很多受虐者不离开,是因为经济上依赖于对方。有些受虐者自己没工作,今天离开,明天就不知道如何养活自己,这种生活无着的恐惧,拉住了她离开对方的脚步。

还有一些精神不够独立,有的受虐者担心离婚会给家庭带来耻辱。比如小园就是,她母亲完全不能接受离婚,每次跟母亲诉苦,她母亲都劝合不劝离,还告诫她,离婚对一个女人是很丢脸的。

爱默生说:愚蠢的人经常显示厚颜的暴力。

去试一试吧,远离愚蠢之人。

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靠自己的双手可以养活自己。最重要的一点,你就是你,一个精神独立的你,任何人不能代替你受罪,也就无权代替你做出选择。

相关文章

  • 第334日:《不完美的她》:那些需要自我救赎的女性

    前不久,很期待的一部剧上映了,《不完美的她》,翻拍自高分日剧《母亲》。聚焦在当代女性经历的现实问题,贴合“家暴”、...

  • 《不完美的她》父母的偏爱,究竟伤了多少人

    点击“关注”,带你畅聊热剧,细品人生! 《不完美的她》既是一部女性自我救赎的大片,其中更蕴藏了深刻的育儿道理。 剧...

  • 看《不完美的她》,感受完美的母爱

    电视剧《不完美的她》于昨日全网首播。该剧是一部以女性视角解读关于“母爱”、关于“自我救赎”的暖心故事剧。 值得一提...

  • 现代女性如何自我救赎

    最近看了一部剧,不完美的她,这个主要讲述女性,孩子自我救赎的故事。林绪之是被亲生母亲抛弃,被后母收养的孩子,缺失了...

  • 2020-04-28

    最近看了一部剧,不完美的她,这个主要讲述女性,孩子自我救赎的故事。林绪之是被亲生母亲抛弃,被后母收养的孩子,缺失了...

  • 不完美的她

    日更第50天: 看了一集《不完美的她》,一部关于女性题材的电视剧,不完美的她,其实是不完美的妈妈。 一个7岁的小女...

  • 不完美的她

    《不完美的她》精彩片段,传递女性自强精神,揭示心灵救赎的历程。 处事果敢、智商超群的网络安全调查员林绪之,在就职的...

  • 读《幸福课》

    拥有幸福的人生,需要自我觉醒。 自我觉醒第一步:发现不完美的自己。 第二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不要生活在别人的期...

  • 一个寻找平衡的女人

    我有一个邻居,她有一个常人难以发现的特点。她总是能从那些看似美好的事物中发现不完美的地方,也总能从那些看似不完美的...

  • 不完美的她、她

    说说《不完美的她》里穆静和林绪之的区别,同样身为女性。同样受过来自外界的伤害,但是绪之从未放弃自己,独立、自强不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34日:《不完美的她》:那些需要自我救赎的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rg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