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我们在正面管教当中提到最多的一种方式。但是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却很少的去运用它,我们一直觉得我们一直是在鼓励孩子啊,我们也经常会表扬他们做得好啊,但是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鼓励并不是正面管教当中所提到的鼓励。
鼓励啊,英文是encourage。嗯,看他的词根就可以知道是使我们有勇气,在英文当中的表扬praise,他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并不能让人滋生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
平时我们习惯于用评价的方式,用对错的方式去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做的怎么样,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通过这种评价能够带给孩子那些优良的品格和技能。
说实话,在日本管教上课上,但我听到鼓励和表扬的两列画的时候,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我内心是倾向于听到哪一种声音的,我甚至能听到哪一句话对我来说是很敷衍的感觉,就是在我平常听了太多太腻了,我就不想再听了。这种句子就是表扬。
我们都知道正面管教,一直说鼓励,对于孩子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那接受了这个前提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任何一个行为背后的目的都是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行为不良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他们背后的目的同样也是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只是他们在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有错误的观念。
前面我们讲过。错误目的表就是让我们帮助我们分析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的信息,通过解码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他的行为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当知道了他们现为标的异议,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鼓励的方式,寻求合作。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做出鼓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首先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熟练的掌握鼓励这个技能其次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我们如果不对不良行为的孩子进行惩罚而是鼓励,那就好像是我们在纵容他。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这个不良行为当中也承担了他们要承担的一部分责任,他们并没有逃脱责任,这并不是在纵容他们,而是培养孩子有责任感的一个最佳时机。
当然这几天我遇到的事情是因为我是属于第三者啊,今天晚上放下班回来的时候我都请到姥姥和外公再说,可可先科科不赶紧做作业。嗯,上完外教课以后,大概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在那里坐着玩儿。
因为我是从外面刚回来的,我的情绪是属于比较平和的状态,所以我在跟哥哥嗯聊天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脸上是怯怯的,因为被姥姥和外公批了吗,他估计可能到妈妈这里也是被批的一个结果,所以就不太开心,然后我就跟他聊了一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然后他告诉我他只是玩了5分钟,然后我就跟他说你的5分钟是我们的一小时。
我尽量用陈述事实的方法再跟他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然后我们有行家指责,最后我说我去洗手间,刚好我说洗手间没有纸了,能请你帮我拿一段纸来吗?然后可可就很开心的去拿一段纸。
嗯,说让可可帮我做一点事情,嗯这里我是突然想到了,我们在共同被讨厌的勇气那一本书当中,那个小男孩跟爸爸一起去超市,他们在临出闸口的时候,小男孩拿了一包糖放到购物车里,后来被爸爸看到了,十一它放回去。小男孩是有一点尴尬的,但是爸爸好像最后又邀请他做了一件其他的事情,小男孩又很愉快的答应了。
能帮助别人做一点事情是非常能体现这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他会觉得我是有用的,嗯,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婆婆,当年他过来的时候,他非常的热心去帮助于周围的邻居干活。他用这种方式来表现出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有价值的,我帮助别人之后内心的成就感会让自己感到有愉悦的情绪的。
但是他在他的家庭里是被否认的,所有的人都说他没有用没有说的这么明显,但是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对的,他扫地也扫得不干净,做其他的事就更不用说了。就像今天早上侯磊说的,一个人的内心到底有多么强大,才会被外面的这些评价不受影响。
所以我婆婆最后一个人就是彻底瓦解了,他已经放弃了去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这个想法这个念头,所以最后就变成一个。彻底丧失自理能力的人他才只有67岁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否定一个人的是伤害力度有多大。当孩子处于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积极暂停,如果我们被激怒了,我们必须从当下那个情绪当中撤离出来,在情绪缓和之后,跟孩子共同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用鼓励的方式寻求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答案。
很多情况下,如果孩子和我们大人任何一方情绪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鼓励可能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他的情绪还没有发现到极致啊,所以要及时的从中抽离,其实我觉得也没有那么的难,因为我们的孩子多多少少是受到我们影响的,至少可可他会从中抽离,有的时候他可能还比我还要快。
我经常在家里跟姥姥在讨论的时候,姥姥会说他不尊重我们,我们就不尊重他。可是我在想的是,这个尊重是自己赢得的不是别人给的。 可能我们会因为你年纪大,因为你权力高,德高望重,所以我们会尊重一个人,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认为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一些不好的感觉,我想别人对他的尊重也会慢慢的消失的。
所以呢,我们在孩子面前我们想要孩子尊重我们啊,就像我妈说的,爱她根本就不知道尊重你,那这个尊重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他不是孩子长着长着突然知道,唉,我现在要尊重妈妈了,我现在要尊重爸爸了,那就尊重从哪儿来呢?那就是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我们有没有给他们尊重,我们有没有告诉他,我对你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尊重。
所以想要孩子尊重你,那就要首先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什么呢,比如尊重他们吃什么不吃什么,尊重他们哭闹的情绪尊重他们,不与别人打招呼这种看似不礼貌的行为。因为这些事情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作为成年人我都很难做得到,我要怎么凭什么去要求他们那么完美呢?
在我们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对孩子是属于零期待的,我们只是有一个希望,那就是他健康就好,但是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然后我们突然又觉得我们的孩子简直是个小神童,看你一眼呀,说的第1句话它会迈出第1步,它画的第1幅画,当他写的第1个字,我们都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们。
我甚至觉得我们的婉儿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但是随着娃的年龄的长大,周围的牛蛙越来越多,我们心中的那杆秤就开始慢慢倾斜,我们希望他再多一个这样的技能,我们希望他再多个唱歌的技能,我们希望它多一个画画的技能,我们希望他多一个练钢琴的技能,我们希望他琴棋书画样样都精通。
我们在做出这些期待的时候,我们是否尊重了他们的意愿,有的人会说我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呀,他们想报这个课,他们想报那个课,所以我就给他们报了呀,结果报了之后他有这个不配合那个不配合。从最初的各种崇拜到最后的各种嫌弃,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娃还是那个娃,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那就是我们的心态呀。
当我们把我们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孩子的优点上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孩子简直是完美无瑕的,但是当我们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孩子那仅有一点点的缺点上的时候,我们会看他哪哪都不顺眼。甚至我都有产生把洗澡水跟孩子一起倒掉的念头。
但是我知道这是根本就不可能去做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我愿意的,而且我也不想把他不负责任的推到社会上去,我不想给这个社会添麻烦。那既然如此,那我总得做点什么,我可以影响我周围发生的事情。
所以你看鼓励咨询师上线了,我首先要鼓励我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得到的,我会影响我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我对这个周围世界是有感知能力的。所以我会努力把洗澡水跟孩子分开,把洗澡水倒掉留下孩子。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属于改善啊,而不是追求完美,虽然有时候我也会对孩子暴跳如雷,但是我会再跟他去坦白坦白我我的着急我的担心并且询问他,你是否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妈妈的爱,请告诉我,我再重新做一下调整。
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几天孩子在家里的情绪是平和的,你不知道上周姥姥反馈回来的是做任何事情,孩子的回答都是不?而且这个布说的是非常的干脆,尤其是在练钢琴上面。之前姥姥和外公就会以各种理由哄着他去弹琴,然后孩子多少还给点面子,但是上个星期孩子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了。
而在我这里呢,我经过调整之后,我对弹琴这件事情依然有要求,但是我没有把自己放在那个剑拔弩张的那个状态下。相对于那种高压状态,我的情绪显得比较的平和,然后我一直在强调我们是即兴合作的,然后他就会说,啊,好吧,好吧,那我们就开始吧,所以至少这几天,在我看来是有积极的效果的。
我看到后面还要讲一点,就是要避开社会压力。就是一个人带娃的时候更加的容易一些,因为你的情绪不受外界影响,但是如果有姥姥姥爷在的话,假如他们对孩子进行了一些吓唬的方式,但是孩子不接受,然后他们就来搬救兵,把你搬出来了之后,他们就看你的效果,而且他还会在旁边给你火上浇油,那迫于他们的压力,有可能你会把这种怒气转嫁到孩子身上,但是这对整个事情的发展没有半点好处。
最近我也会让姥姥做完饭,吃完饭我收拾一下,然后让他们赶紧回去休息,剩下的单独的空间我再跟哥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该做的事情也坚持会做完,所以避开社会压力是需要大人有勇气去避开他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现在因为大人工作的性质,很多家庭里面是老少三代共处一室的,所以教育上面出现了各种棘手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也想过武志红老师曾经说的中国家庭普遍存在那个共生绞杀的关系,就是界限感不清晰,所以尊重根本就谈不上,也没有办法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来,平等合作这种方式就很难体现出来。
我很庆幸我们家的姥姥是比较民主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品格和技能,所以在我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会帮我参谋也会大力的支持我。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跟我妈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事情,现在我们在一起共同讨论,真的觉得是件很幸福的事情,珍惜当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