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午升国旗仪式的间隙,听到有人说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我的一位二十几年前的同事得了肺癌,前不久做了手术。有几位同事也认识这个人,他们的反应是,“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啊!”言下之意,他不该生这种病,也不该这么早就走。
其实,人还没走。我就见过肺癌手术后存活了几十年的。其他部位患癌手术后存活几十年的也有很多。
我想,生命诚然是宝贵的,但是如果患了不治之症,真要是走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生老病死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的人一百多岁依然很健康,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你能说,谁该走,谁不该走吗?
既然我们无法掌控我们的生老病死,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生命过得有意义,让自己的生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光和热。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来到一个家庭中,母亲八十多岁了,家里有三个儿子,都是五六十岁的,可是他们都得了一种怪病,小时候好好的,到二十几岁后,突然脖子的一边长出一个大瘤子,越长越大,割了还长,这个大瘤子把头都挤歪了。而且,身体越长越胖,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三个儿子都这样,老人家每月从政府那里领取救济金,勉强度日。可是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每天要给三个儿子烧饭,洗衣服。她说她快要死了,可是,她不敢死,她死了,她的三个儿子怎么办?老人的三个儿子,虽然身患重病,生不如死,但是,那也是三条生命,她活着就能照顾他们,让他们也能活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后让人心酸,继而感到生命的沉重。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奋斗。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可能会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有人实现了理想,从此人生豪迈,死而无憾。有人没有实现理想,但丰富了人生经历,认清了世界和自我,也会一生无悔。最可怕的是,一个人在该努力时未努力,在该拼搏时未拼搏,最终一生虚度,当他晚年时,或不得不面对死亡时,他对人世间定会无比留恋,对一生定会无比悔恨。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一首诗,作者是一位不满十七岁的孩子,在明知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还能说出“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样的诗句。他就是明末抗清的英雄夏完淳。面对死亡,他毫无惧色,虽有壮志未酬的悲愤,更有视死如归的豪情。
也有一些人,面对死亡,或吓得瑟瑟发抖,精神失常,或变节投敌,苟且偷生。
我们普通人,只有在活着的时候,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关心更多需要关心的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当大难临头,无法躲避的时候,才会昂首挺胸,坦然面对,大声地说:来吧,我已无所遗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