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民国27年)春,高嶽就任绵竹县长。高嶽与县之名士学者张竹岩是同学,高到绵竹后特请张竹岩任助理秘书。
没有什么功绩,也没什么失政之处,平平和和,
那么,什么是红灯教呢?红灯教早期亦称灯花教、燃灯教,是四川地区民间秘密结社,原本是白莲教的异名支派,由于白莲教遭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遂以红灯教之名传教。红灯救以青莲教信奉无生老母、达摩佛主为基本信条,取灯花教之“拜灯”,取少林神打的“清水一碗”,取神打与袍哥之练拳棒武术,取袍哥的组织方法于基层设“棚”,吸收孝义会会众而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红灯教是多种民间秘密会教的综合体。
不过,普通百姓对于傅崇矩的劝告当然没有放在心上。何况清末民国时期,本就是纷扰乱世。在这样的乱世要想苟活下来,学得一身武艺防身也未尝不可。绵竹人自然也不例外,到了1928年,境内仍有大量民众信奉红灯教。1928年1月,中共四川省临委在向党中央报告《川西一带开展教匪工作大纲》时,分析了教匪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和目标。他们认为所谓红灯教民、神兵等教匪都是遭受各地军阀、地方官僚、豪绅和大小地主压迫剥削的贫农。以后农协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时,要提出适合教民的口号,做好他们的分化争取工作,促使其统一纳入农协组织。此项工作在什邡、罗江、绵竹已经开始,并在彭县、崇庆、郫县有党组织的地方开展联络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绵竹七四农民武装暴动纪念碑
到了开展农民暴动的时候,绵竹地下党组织也联络过什邡、彭县、安县、罗江一带的哥老会及红灯教民参加暴动,可惜这些人虽口头上答应,但暴动当天却并未到场。不过,这至少证明,绵竹及周边县份,确有红灯教徒活动,而且人数不会太少。据《金花乡志》载: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黎显宣来什邡县红白场发起组织红灯教,初称“龙华会”。每年三月“龙华会”和六月“莹华会”期间,教主都要令教徒们集会,开展敬神、念经、练教、训规等活动。金花无红灯教组织,但有信徒到红白场入教。红灯教每临重大行动前,都要由教主领起众教徒经过敬神灵、念咒语,喝血酒、画符等活动,而后才行动。
高是否是绵竹人无资料可查。此人是我在走访过程中听老人们讲得最多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突出的政绩,而是在1941年(民国30年)3月12日(星期天)下午被30多名红灯教徒砍杀在县政府中。同时被杀的还有县党部书记长廖铁翘和高嶽的秘书叶晓波。
绵竹县城近山,山民多匪气,建国后反匪清霸,抓的大小土匪头子五百七十余人,匪众一千六百余人,这还不算亦民亦匪的山民。
父亲一家住北门天主堂院子,邻居大爷每天在__街卖菜,那日逢场,街上行人纷杂。大爷正埋头整理,忽然面前脚步杂乱,行人纷纷闪避,猛抬头,只见七八个头包红布的汉子正从
前奔过,手上拎着朴刀,朴刀一路滴着血。一行汉子疾步跑到街口,一拐进入北门,穿过城门洞,出城一去不返。
这时县衙方向方才警哨大作,县长和二、三把手死在县衙,
一间大屋,一起在办公,
进去就砍,
从前门奔出,卫兵听动静,肩上的枪挽到手上,防备前面,注意力却在街上,没反应过来什么事,
绵竹虽为肥县,后来的县长都多为收敛,县太爷是挣钱的行当,钱当然都喜欢,搭上命就太不值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