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
【原创】搅团的余味

【原创】搅团的余味

作者: E键倾心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21:27 被阅读42次

                    《搅团的余味》

            “走,咱到灞源吃搅团去?顺便买些白萝卜和花白回来腌菜、涡浆水菜”。

            一声提议,勾起了我的馋虫,5、6个女同学立即口气一致,像是预先商量好似的,纷纷表示同意,可是等等亲,我想说的是:你们才下了席口(宴席)的……哈哈哈,看来都好这一口,这才是我们的时代之音啊!

            也许是年龄增长了,爱忆旧了,很怀念小时候的生活了,尽管那时候缺吃少穿的,可是那种童年的味道,记忆犹新,是现在的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尤其是最爱妈妈做的浆水菜搅团,哪个味道永留心底,越久越香,哪个馋啊!口水情不自禁了……

          说实在话,我小时候根本就不吃这个,可是在哪个粮食紧缺的时代,粗粮和细粮若不搭配着吃,一年到头地里打的粮食就青黄不接了,很是紧张的,于是妈会在新苞谷面拉下来的时候做几顿搅团,一来解解馋,二来让饭食变个花样,给全家人尝尝鲜。实际上,这个是女人爱吃的饭,男人总觉得吃这个饭不耐饥,吃的时候人容易饱,甚至肚子胀或者撑,但是过不了多久就觉得肚子饿了,所以有的家庭往往因为吃搅团吵架呢,因为过去没有零食吃,大家都是靠吃顿顿饭,一天两顿,早饭10点左右,午饭3点左右,而搅团是我们的午饭,那时候就连馍都不能有保证的,所以肚子一直要挨到第二天早饭呢……

            说话间车子已经驶进灞源街道,一下车立马觉得寒气袭人,一个个哆哆嗦嗦的,因为这里只有半天会,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好多摊贩开始收拾摊子了,水果呀蔬菜呀正在装车,只有特产豆腐干长年累月的摆着。我们走过广场,戏楼前也没有看见小吃摊,更没有看见我们想买的白萝卜和花白,问了几个人都说没有的,已经过了腌菜的时候,早都没人卖了,扫兴很。问起哪里有卖搅团的,更是摇头摆手的,于是联系我哥,他说知道一家味道很正宗的地方。

            说明来意,老板娘很热情的说:“你们运气真好,我早上才从我娘家拿的新苞谷面,这就给你们打搅团去”。我们大喜所望,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一回了,因为沿路问了好几家熟人,都说是苞谷面不新鲜了,做不成搅团,而粗心的男同学以为人家不愿意给我们做呢,只有女同学深知其意,明白只有新鲜的苞谷面才能做出又黏又香甜的搅团来。于是面对着一桌子地道的特色美食我们并没有多大食欲,念念不忘那搅团。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厨房看了一下进展,女主人正在用木杈子(搅团专用工具,就是利用树叉做的,比擀面杖用起来得力的多)费劲的搅着呢,看见我了,笑呵呵的说:“快了,快熟了,包着急”。我一边拍照一边劝道:“搅这个费劲很,你慢慢搅”。返回席间,告诉大家,我妈原来做这时老说的一句话:想吃搅团得72搅。看来真正的,搅团搅团,一定要多搅,越搅越黏越香,大家耐心等待哦!说着说着,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妈妈做搅团的情景……

           

    【原创】搅团的余味

            奶奶烧火,妈妈也像刚才我看见女主人那样,一边和奶奶有说有笑,一边满头大汗的一下一下费劲的用杈子搅啊搅,一边搅一边撒面,直到挑起杈子,看见一条条黄亮亮粘稠似饼子样的面缓缓坠落时稀稠就好了。这个全凭经验,稀了漏不成鱼鱼,稠了鱼鱼成大头不好漏也不好吃的。也有人性子急,火烧大了,一股子糊焦味,或者搅不开,就成了满锅的小疙瘩,这小疙瘩里面是夹杂着生面的,你想能好吃不。而这搅的力度也要拿捏好,用饭勺搅容易把饭勺搅断(这是常见的情况),用擀面杖不怎么省力,所以几乎家家都用这木杈子,当时农村做饭都是用那么大的锅,用杈子搅就均匀、省力多了,于是就这样费力的搅呀搅,一直搅到锅里咕咚咚直冒泡,所有的苞谷细面都融为一体就OK啦!盖上锅盖烧5、6分钟就熟了,再揭开时,顿时满屋子都是香香甜甜的搅团味儿。

           

    【原创】搅团的余味

        小时候,夏天吃不起纯麦面做的白白的凉鱼鱼,妈就做这个,直到现在改用豌豆粉或者红薯粉做凉鱼鱼。将打好的搅团先漏蛤蟆骨朵(因为其现状很像小蝌蚪,也叫鱼鱼),先给搪瓷盆舀上凉水,再把漏飘(做凉鱼鱼的专用工具)举在水盆上,略高于水盆,这个一般是我帮忙,妈把热气腾腾的搅团从锅里舀一勺出来,倒进漏飘里,如果稀稠刚好,一条条黄色的、长长的面条一样的蛤蟆骨朵就从漏飘底下出来了,滴在水盆里,如果举的高了,滴下来的蛤蟆骨朵就就会像下雨一样,滴滴答答的溜进盆了,溅起一层层水滴。时间久了,我手都被热气哈的受不了。随着一点点增多,妈随时用筷子把盆子里的蛤蟆骨朵搅散,再加点凉水。当盆快满的时候用勺子把漏飘里的搅团压一压,让里面的充分漏下去,接着用新打上来的井水换2、3次降温,就可以静等彻底凉了以后再吃了,这个夏天吃最凉爽了。而锅里剩下的搅团,妈把它刮到碟子或者碗里,放凉以后可以吃凉粉饦,当然吃热的凉的都可以。最后再给每个人舀一碗搅团,浇上浆水菜汁子就OK啦。那时候最多把浆水菜汁用热油泼一哈,或者从地里拔几根蒜苗炒熟就着吃,而光光浇冰凉凉的浆水就着热搅团吃的大有人在。那像现在这么讲究的。不过,要是冬天最好吃热凉粉,蒜苗和胡萝卜丝炒熟,到些浆水加热,然后放切成块或条状的粉饦,一锅热气腾腾的汇凉粉绝对驱寒充饥,写到这里,我似乎又闻到了那浆水和着辣子油的浓浓气味,垂涎三尺了……

         

    【原创】搅团的余味

            “这是浆水和臊子,搅团好了……”女主人和他儿子端着两个托盘进来了,边说边把第一个托盘的汤盆和辣子放下,紧接着第二盘里一碗碗冒着热气的搅团放到每个人的眼前,大家纷纷起身接过碗推让着调自己喜欢的汤汁:浆水菜汁子、酸菜汁子、韭菜豆腐鸡蛋汁子。

           

    【原创】搅团的余味

          “这是城里人的吃法”,我指着韭菜鸡蛋汁子笑着说,“我还是吃咱传统的味道吧!这可是妈妈的味道”。说着舀起浆水菜汁子浇在搅团上,再用筷子迅速把碗里的搅团划成许多小块,让其入味,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嗯,这暖暖的、酸酸的很正宗的浆水以及这软绵绵的、滑溜溜的搅团入口即化,很地道的记忆中的味道,真的如同妈妈做的似的,大家也都一个个夸赞,“就是咱小时候吃的这个味儿,好吃很,香很……”就连几个男同学也吃的津津有味,说他原来就不爱吃这,好几年没吃了,竟然也吃了大半碗,一个个过足了嘴瘾,吃的涨涨的……真的还想再吃一碗,可惜肚皮容量有限啊!“我看还有没,给我妈拿一份去”。我又跑到厨房去了,心满意足的把剩下的搅团带回来给妈,她高兴的说:这比你给我买牛肉、蛋糕都强……我们都笑了。

            是啊!吃着浆水菜就糊汤长大的我自然同妈一样,对搅团情有独钟,说不清也道不明。小时候的苞谷剥粒晒干后,夏天拉成苞谷骨朵(麦仁,有的地方是用麦拉皮后做的)和苞谷糁,细面做面扑的,因为自家磨的面粉不加增劲剂,擀面时都有苞谷细面做面扑的,还可以做黄糕馍(发糕)和搅团。 如今地少了,种苞谷的人也少了,吃搅团成了稀罕,大多只能在农家乐品尝了,但是无论生活如何变迁,那香甜爽口的搅团的味道始终无法忘怀,是其它美食替代不了的,可是下一次吃搅团,我就不知道是那年那月了,那酸酸的、甜甜的、软软的余味永存舌尖,回味无穷……

    wxsj20160908@qq.com

    肖祎娟,网名长发飘飘,微信名 E 键倾心。教育工作者,生活乐观,喜爱文字和音乐。2017年初开始发表散文、诗歌、新闻等80000余字,作品散见于《大秦文摘》、《蓝田县教育局》、《在蓝田》、《白鹿文学》、《蓝田文艺》、《滋水美文》、《东方文韵》、《作家摇篮》等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搅团的余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br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