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大总管,担任着类似总经理CEO一样的重要角色,她杀伐决断,把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临时协理宁国府期间,也能临危受命,力排众议,把秦可卿的丧礼办得体面风光,受到整个贾府上上下下交口称赞。
可就是这么一位精明能干的美丽女子,却一直因为放高利贷、疯狂敛财,而受人诟病。
她延迟发放月钱,腾出几天时间放高利贷,增加了收入。
她也曾弄权铁槛寺,赚钱3000两银子。
连为了设局除掉尤二姐,贿赂官府300两银子,也和尤氏、贾蓉母子谎称500两银子,白赚200两银子。
王熙凤如此看重钱财,真的是为了中饱私囊吗?
笔者认为非也,王熙凤系出豪门,是四大家族中“东海少来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财力不在贾家之下,如王熙凤向贾琏所说:“我们王家地缝子扫扫也比你们贾家的银子多。“
她不可能像赵姨娘所说的那样:“了不得,了不得!提起这个主儿,这一分家私要不都教他搬送了娘家去,我就不是个人!”
以赵姨娘的眼界和是无法了解王熙凤的格局的。
那么,王熙凤敛财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一、 为了家族的利益
王熙凤作为家族的总管,每天起早贪黑,处理各种具体的事物。凤姐早起办公的时候,宝玉等公子小姐们还在做梦呢。
她眼睁睁地看着家里的钱进来得少,出去得多,她不得不想办法谋划多赚点钱,开源节流,维系着家族的运转,保持着名门望族的风光和体面。
她总是在思虑操心着家族中的大小事务,统筹规划,对钱财早作安排和打算。
第五十五回中,凤姐和平儿说到家族的重大开销时,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七八千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银子,若不够,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的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使费些,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就够了。”
当贾琏告诉凤姐被宫里的大太监索贿没有银子应付时,凤姐毅然决定当掉自己的金项圈来解决燃眉之急。
可见,为了维系家族的风光和体面,凤姐耗费心力,而不是中饱私囊。
二、 由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决定
作者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评价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可见她是一位极其争强好胜的女子,她不怕苦不叫累,只要能把家族管理好,上上下下都称赞她、佩服他,她就会非常满足和有成就感。
这既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软肋。第十五回凤姐弄权铁槛寺,经验老道的静虚老尼,深谙凤姐脾性。书中写道:
老尼道:“这点子事要在别人,自然忙的不知怎么样;要是奶奶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办的。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见奶奶这样才情,越发都推给奶奶了。只是奶奶也要保重贵体些才是。”
一路奉承,凤姐越发受用了,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
如同红楼梦中大部分的人物一样,都是正邪两赋,王熙凤有优点,聪明、能干、幽默风趣,但也有缺点,她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借剑杀人逼死尤二姐;管理上铁腕政策,心狠手辣,动辄让下人跪瓷瓦子,用发簪戳嘴巴。但放高利贷敛财,被人说的中饱私囊,实在为凤姐叫冤。
不知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探讨。
我是妮言呢语,一名努力提升自己的大龄女子,愿用文字与您分享情感故事,生活小事。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