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抑郁不单纯是羞耻,无力,无助的感觉,还要注意关系带来的压力。
当来访者吃药无效,多个医生诊断不一致,证明有更复杂的心理因素,如果在咨询中从来访者那里没有听出自杀风险,但来访者说“要死”也不要忽略,可能她某一部分真要死了,只有那部分死了,才能醒过来,相当于如果我在这里死 了,我就回到正常状态,如一个人在做噩梦,梦到就要被杀死了,就醒了,在噩梦中等于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自杀。我们要既不能忽略自杀风险,又不能错误的理解她这个提死的意义。很多人最后自杀,是因为一直没有人理解她提死的意义,这世间哪怕有一个人正确理解了,那就不是两个人的噩梦,那就有个第三者。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一点都不像我们那个时候,这其实是心智化的对立面“表面化”。只能从表面去看待事情,而忽略了一个孩子做出行为背后复杂的情感和意图。
青少年的同辈群体是非常重要的(你要留意那些至少有一个朋友的和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就很不一样),有助于稳定她正在形成的同一性,如果她缺少这样的参考群体的话,她的问题不光是孤独,而是无法形成好像你一个人开个船走在太平洋上航行一样,周围的经纬度都没有,也没有其他的船只,很容易带来毁灭性的焦虑。
从某种程度上看,孩子上不了学,家长带来,等于是孩子要使出必杀技,才能引起父母的重视和改变。从来不对把学生弄去上学当治疗目标,而且一开始就和家长说明:你配合可能会怎么样,不配合又可能会怎么样。你烦也没用,孩子肯定是被烦死了才发病,你们都在孩子的一盘棋里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一套。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意味着在多大程度上做自己,如果他要做自己的话,要从哪里下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85658/2371d7e80217511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