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5年,昔日辉煌的罗马帝国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哥特人于公元401年攻陷罗马,继而占领高卢,再其后以西班牙为中心点,建立起武力强大的西哥特王国。
公元439年,崛起的汪达尔人攻陷迦太基,自此汪达尔王朝诞生,而法兰克人此时也征服了高卢,最终,西罗马帝国只剩下意大利地域的部分领土。但这些仅存的领土,依旧没有逃过被征服的命运。在东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开始将目光由东方窥探到了西方,而这个游牧民族的统领,就是匈奴王---阿提拉!
4世纪末。匈奴人的扩张欲望愈发强烈,到了5世纪,匈奴人已经占领了包括现在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俄罗斯南部地区,此时的匈奴王者正是阿提拉。
这个野心勃勃的王者于公元451年,亲率50万大军入侵西罗马帝国的外高卢,一路上,匈奴人烧杀抢掠,肆意蹂躏被他们征服的异族人,就连巴黎也未能幸免。面对这样的对手,西罗马皇帝命大将埃提乌斯快速集结了一支同样强大的联军,用以迎击阿提拉。
5月初,匈奴大军到达奥尔良城下,遂进行破城之战,但是奥尔良守军异常顽强,一个月未能将此城攻破。而此时,埃提乌斯带领着由西罗马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以及许多小邦国组成的联军到达城外,随即对阿提拉发动攻击。
阿提拉腹背受敌,难以支撑,下令退守至塞纳河东侧的平原地带,以此作为战场,准备与西罗马人进行一次决战。
在阿提拉的联合大军中,右翼以日耳曼雇佣军为主,左翼为盟友东哥特人,而最精锐的匈奴骑兵则位于中心位置。
面对这种阵型,埃提乌斯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战法的布阵方案,他将最不可靠的阿兰人(大狮注:阿兰人又称绿眼回回,为现在车臣人的祖先)放在西罗马联军中心位置,用以阻拦精锐匈奴骑兵的进攻。阿兰人有着游牧人的血统,十分善变,而且性格狡诈,以他们为盟友是迫不得已。
而纪律良好的西哥特人则被部署于右翼,法兰克人与西罗马军队位于左翼。希望寄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阻挡并打击匈奴人相对较弱的两翼,而后从两面包抄阿提拉的主力部队。战争打响后,埃提乌斯的战略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他真的低估了匈奴人的战斗力。
虽然两侧被埃提乌斯所击垮,但是中心位置的匈奴人灵活作战,以一己之力对抗西罗马联军数支队伍。首先,便将阿兰人打败,继而,刀锋直指西罗马联军右翼。匈奴人与西哥特人展开激烈厮杀,法兰克人和西罗马人趁机袭击匈奴人暴露出来的另一侧。这样一来,使得匈奴人一侧受到重创。虽如此,两方仍没有看出胜负。
最终,这场战役的双方都受到了惨重的伤亡,双方死伤人数估计为16-30万之多。为了保住其精锐主力,阿提拉下令所有匈奴骑兵不惜代价冲出去,并且在此期间将西哥特国王射死,国王一死,西哥特人也无心恋战。匈奴人借此机会,冲了出去,保存了实力。
最终,这场战役以双败为结局,谁也没有占到便宜,而且元气大伤。阿提拉与埃提乌斯签订了城下之盟,而后率军撤走。
这场无结果的战役,大大削弱了匈奴和西罗马的实力,使得两者同时走向衰亡。不过可以肯定,这次战役,是欧洲人阻止匈奴西侵的一次重要战役,不但打击了匈奴的锐气,而且令欧洲的布局和走向有了一个新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