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6年的咨询让我越来越陷入深层思考,网上有许多关于“父母皆有毒”的言论,回忆这些年从咨询室走出来的学生(来访者),有很多案例从开始迷茫到逐渐找到自我走向他(她)的人生,父母却是一个默默付出时间、金钱、情绪煎熬的那个心理咨询的最终支持者。
多年前,有个学生有个突然原因对学习产生抗拒,虽然当时父母不知道是心理问题,父母还是非常耐心的陪他去各个医院检查,也听医生建议找心理咨询为孩子做治疗。
即使前前后后找了本地市三四个心理咨询师仍没有治疗好孩子,父母仍然不放弃,还变相打听这边儿那边儿咨询师,父母也认同了孩子是心理问题需要相应的心理帮助,找不到匹配的咨询师也没有怀疑咨询的重要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间接来到安高咨询室,父母很奇怪“原来学校有咨询师,你们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吗?”我解释了心理辅导的工作性质。
父母一脸惆怅的说孩子找了几个咨询师,都不相信心理咨询了。我看到父母为了孩子的苦心,也看到父母想让孩子好起来的决心。提出建议您两位先来几次咨询,有效果了再回家与孩子互动,他问你们在家里变化的原因时再顺水推舟的介绍他来咨询。
父母每次转几次公交车来我进行教育孩子的交流(我当时还没有学习家庭治疗),几次后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咨询室开始咨询。
开始孩子带着不相信态度,带着“我都找了市里的咨询师没有用,你又是学校里的,又不收费用,能力肯定不咋滴”这种怀疑开始咨询,当时我完全是无条件接纳的态度支持到他,第一次咨询后他有了心理变化问“以后还可以来吗?”
后来他继续来了很多次,有一段时间进入一个心理阻抗阶段,当时还年轻处理经验不丰富,心理咨询也有“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原则,我明知道这个阶段是他成长的关键,我只能等他慢慢熬过这个阶段。
这时父母又从家里过来“老师,您不能放弃孩子呀,孩子的状态终于在您手里好了,您得继续帮俺的忙呀”“俺家里就这一个有指望的孩子”。
妈妈可能从那段咨询时间中感受到孩子变化,不愿意放弃孩子的治疗。一边说着一边要跪下来求我继续咨询。我当时害怕她真的跪下去,特别理解她为孩子的心。我连忙拉住“嫂子,我理解您为孩子的心,也知道孩子与我有这一小段缘分,你别这样,只要他能来,我继续咨询就是。关键是这段时间他需要一个过程消化,也需要您再推他一把。”
后来又来了一段时间,咨询、复学、升入大学。
后来那个学生偶尔会联系说感恩的话,我一直告诉他“不要感恩我,第一是你的悟性高,第二多和父母交流,父母才是你心理成长最大的付出者。”
前几天有个曾经被辅导过的学生来看我,说感谢高中那段迷茫期我的陪伴,我也和他聊了他母亲背后的付出。你咨询那段时间你妈妈来过几次,虽然农村的父母没有太多的客套,但你妈妈把你当时的心理不适当成事认真对待,没有忽略你,更没有放弃,她才是你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咨询师在咨询外无法和来访者连接,父母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孩子。
父母这种把孩子的成长当成事的态度本身就具有心理疗愈的功能。很多案例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咨询师的成功,只能说父母背后的力量与咨询师共同合力给来访者创造了一个更适合成长的旅程。咨询师不能居功自傲说我治疗了谁谁谁,只能说与这个人走了一段没有血缘关系的情感滋养的缘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