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葩说》第六季正式上线。
“老奇葩”傅首尔和年轻偶像岳岳开杠,话题聚焦于 #公众场合遇到熊孩子,父母管不了,别人该不该教育# 。
双方各执己见,“耐撕大战”愈演愈烈,让“熊孩子”问题重回大众讨论范畴。
正方岳岳认为:“熊孩子”应该被教育,但是应当选择一种温柔的教育方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教育。一个陌生人善意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蝴蝶效应也不无道理。
而反方的傅首尔强调:不是父母不愿意管,而是,父母真的管不了。而人拥有制怒之力,才是自己的新生。她说:“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假期,高铁、飞机上等公共场合总会集中出现“熊出没”现象。
之后,社交媒体上就会讨(bao)论(yuan),起初是感同身受,之后是漠然无视,当看到次数多了,就开始考虑原因。为什么孩子会成为“熊孩子”?为什么高铁飞机上会集中爆发?
无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熊孩子”问题,才是每一个父母需要深刻思考的地方。
壹
“熊孩子”真的不是天生的
有时候,孩子会在公众场合控制不住自己,处于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完全是因为脑子还没长好。
一个科学事实是,孩子的大脑仍然在发育中,尤其是主导情绪管理和冲动控制的前额叶皮层部分远未成熟。
公共场合是一个巨大的刺激源,不断变化的场景和人,对于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一个孩子安安静静,控制自己本能的欲望,本身就是一件“过分”的事情,超出了孩子自身能够承受的能力范围。
孩子的行为主要是受情绪控制的,他们兴奋时就会大叫,伤心就会哭泣,他们没法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简单讲,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难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带孩子出门”本身就是个极大的考验。明明提醒过还是没有效果,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只能无视孩子,让他继续闹。而这一切,旁人也许就理解成“默许”了。
在公共场合,如果父母对“熊孩子”的某些不适宜行为表示默许,便会让熊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长此以往,熊孩子们便无法习得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所以,作为父母,就算你身心俱疲,也要时刻关注你的孩子,避免在公共场合发生“熊出没”事件。这里有一些能有效防止“熊出没”的小妙招。
贰
在公共场合,父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 提前告诉孩子:“孩子,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
淡定地跟孩子交代好相关的行程安排和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的心理预期。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设定期望,事前提醒,不断地强化公众场合的规则、礼仪。
提醒事项要具体,但又不宜过多,三条关键信息最为适宜。
“在外面的时候,一定要牵着大人的手,不能随便乱跑。”
“你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轻声地说。”
......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知晓明确的计划,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远比之后告知的效果要更好。这其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父母有尊重孩子的心理,也能够不断地强化正确的公共场合礼仪。
2. 除了语言沟通,父母还要做好第二手准备,防患未然
孩子在高铁、飞机上大吵大闹,没有有趣的事情吸引注意力,只能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上下窜动。
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便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
● 下载几集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放在电子产品里面。没有孩子不喜欢动画片,变化的画面和有趣的情节能够让孩子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
● 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平时不让孩子们吃的食物。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中,保持能量的摄入,需要更多的新鲜的刺激。
● 为孩子准备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工具,如拼搭类玩具、绘画工具。创造性的东西,没有限制的表达,能够让孩子在封闭的空间里感受到自由。
●准备几本绘本故事书。亲子共读,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种让人沉下心来的绝佳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准备充分很重要,但不宜过多,2-3件最为合适。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也不见得能够处理好这一切。因为,孩子总是意料之外,总会带来“新惊喜”。
这种时候,就一个字——“转移”。离开当下的环境,换一个新的环境。公众场合,不要以更大的声音说教孩子、修正行为,也是一个父母最基本的教养。
3. 转移的有效方式:“我们一起做点什么......”
● 聊聊天,讲讲故事,允许孩子天马行空的表达
在飞机、高铁上或者其他公共场合,孩子们都会有比较大的好奇心,可以试着向孩子讲解各种功能,并且提醒孩子相关注意事项,父母不要着急打消孩子的热情和兴趣。
毕竟,有时是因为未知才兴奋。
● 观察、讲解沿途的风光,和孩子一起用画笔记录下来
什么是真正有趣的观察?不是和孩子说,你要好好看看外面的风景,就可以了。而是通过设立目标、在足够的好奇心驱使下,让孩子细细观察、寻找,最终完成“搜查任务”,教会小朋友放大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平常中的美好,带有一定任务去观察、记录,也更能吸引小朋友。父母在这其中的角色,不是旁观者,而是一个共同参与者。
● 安静的游戏,有效又有趣
听听猜猜游戏:让孩子闭上眼睛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我们有意设置一些有趣的声音,如心跳声、模拟动物声……在听听猜猜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倾听习惯,锻炼排除干扰的意志。
一二三木头人:一人当领头人,一起喊口令“一二三,木头人!”,话说完之后就不能动了。可以不断地更换当领头人,让游戏继续。
手指游戏:这是一种一边念儿歌或者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一边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得到了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请孩子们当自己的小老师,让孩子的兴趣持续时间能够更长。
游戏是固定的,但是聪明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根据孩子的情况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讨论游戏规则,和孩子做更深刻的沟通。
始终相信:一个有事可做、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是不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的。
叁
公共文明礼仪养成,言传与身教双管齐下
父母的职责在于教育,避免“熊孩子”“没教养”的标签,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只有拥有文明习惯,才是根本、长期的解决之道。
美国杜克大学一项研究已经表明,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明白,承诺和合作的意义,也可以发展出合作精神了。
所以,3岁之后,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相信在多次的提醒和示范之后,文明礼仪行为就会变成自己的习惯。如:
● 有合适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是仪容仪表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在公共场合,穿着整齐,干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
● 在正确的场合,使用基本文明用语,“你好”、“谢谢”、“请......”是三种最为基本的礼貌用语。
● 在公共场合中,注意行为规范。不随地吐痰,垃圾扔进垃圾桶中,不大声喧哗影响别人。
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文明礼仪行为,也是孩子在学龄前可以培养的行为习惯,父母可以通过语言讲解和行为示范的方式,不断向孩子强化基本的文明礼仪。
1. 语言讲解,发挥家庭共享空间示范效应
家庭环境有私享空间和共享空间之分,而家庭共享空间就是公共场合的“缩小版”。当孩子处于家庭共享空间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建立使用规则,明确使用标准。
比如:
使用完厕所之后,应该及时冲掉水;
自己玩完玩具之后,应该及时整理好;
进门换鞋之后,应该放回该放的位置......
从家庭出发,发挥家庭共享空间的示范效应,以语言讲解的方式,强化孩子的文明礼仪。
2. 以身示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要让父母的陋习,成为孩子模仿的借口。随手丢在路上的烟蒂;“飞”垃圾进入垃圾桶;扔在车窗外,随风而去的纸屑......不是大恶。但是在无形之中,孩子会默认为能做同样的事情,“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变成日常行为。
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再想教导、告诫孩子,注重公共场合的礼仪,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父母对孩子最有力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德国作家乌尔苏拉·诺伊曼,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小时候给他们深根,长大后给他们翅膀。”
这种深根是根植于心的教养,是懂礼节、尊重他人、守规矩的自尊自律。不管任何时候,一个有社会公德心、懂文明礼仪的孩子,都是这个社会文明的起点线。
当有一天,“熊孩子”不再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才是社会真正进步和发达的时候。
我们始终在期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而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也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守住自己的文明底线,成为孩子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