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些描写清代故事的电视剧热播,让我们注意到了清代官员的服饰。大家可能常见到这样的镜头,当清代官员出事,被撤职查办,首先要被摘掉顶戴花翎,可见顶戴花翎是官员等级、地位的代表,那电视剧中不同官阶的顶戴花翎戴得对不对呢?
清代皇室成员与官员的冠服是不同的,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官员的顶戴花翎。至于官服和皇室成员的冠服以后会分别讨论。
顶戴花翎是由“顶戴”和“花翎”两个部分组成的。
官帽的帽顶就称为”顶戴“或”顶子“,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电视剧中最易出错的就是配搭混了,再就是季节错误。
清朝官帽分为礼帽与便帽。礼帽是由前代的朝冠改来的,又有凉、暖之分: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
顶戴又分与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搭配。如吉服冠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节日时官员戴的帽子,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
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要把天气变化来定。颜色以黑色居多,皮毛的种类也各自有别,一般的官员(四品至九品)只能是黄貂,高一些的品级(一品至三品)可用灰貂,皇室成员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
顶戴又叫顶子。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或尖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珠宝的数目及颜色来加区别,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之分。
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按清廷礼仪,一品(亲王以下,至子爵级别的官员)顶戴为红宝石,质地坚硬,硬度仅在金刚石之下。二品为红珊瑚,属有机宝石,色泽喜人,质地莹润,生长在100至2000米的深海之中。古人视红珊瑚为祥瑞之物,代表高贵权势,所以又称为“瑞宝”,象征幸福和永恒。
一、二品大员的顶子是红色的,称为“红顶”。陕甘总督左宗棠新疆平乱时期,胡光墉(字雪岩)因捐输及辅佐有功,受赏封布政使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赏穿黄马褂,世称"红顶商人"。
三品为蓝宝石,相比一品官员的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和种类要多一些。四品用青金石,古称“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的 。其通常为集合体产出,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上品颜色深蓝纯正,无裂纹、质地细腻,无方解石杂质,不含金星(黄铁矿)或带有很漂亮的金星。
朝冠与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区别,如红宝石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
五品官员顶珠为水晶。水晶是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
六品用砗磲,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
五、六品官员往往称作”白顶子“。
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在礼帽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花翎与蓝翎两种。花翎为孔雀羽,蓝翎为鹖羽。
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兰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等级较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初用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怯,在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后来就泛滥了,可出钱捐得。
花翎由皇帝特赐,又有一眼,二眼,三眼之分,其中以三眼为最尊贵。
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
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
清代各个皇帝都向官员三令五申,对于服冠既不能妄戴而簪越本分,又不能随意不戴,朝廷会严行参处违反的官员。那些受到降职或革职留任处分的官员,还能按其品级穿朝服,但一定要拔去花翎,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