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内的FYZC放开后,各地新冠感染人数陡增,症状也比预期的要激烈。一时间,人心惶惶。
虽然身在国外,国内的疫情也牵动着我们的心。这些天,我们和家人朋友都保持着热线联系,每天都有家人朋友中招的新消息传来。
先生开始忧心忡忡,担心国内他九十多岁的老父老母能否扛得住。照顾两老的大姐在第一波冲击中不久就中招了,接着两老也出现了咳嗽的症状。二姐接过照顾两老的接力棒,结果二姐也开始咳嗽。
病毒的传染性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先生一天一个电话。几天后,大姐症状基本缓解,开始跟二姐轮流照顾两老。让人开心的是,两老的咳嗽似乎在吃了一些止咳糖浆后有所缓解。二姐如今也基本不咳嗽了。他们仨到底只是普通感冒还是喜羊羊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也没有去检测。
“就这样了,估计问题不大,爸妈身体底子好,你放心。”二姐如是安慰先生。
总的来说,先生的家人算是身体素质好的,恢复得快,症状也比较轻。我的一个朋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在给我的微信中,如是描述她感染后头两天的痛苦体验。
“我终于羊了。
从昨天开始有点头懵,晚上开始低烧,从38.6℃开始到38.9℃,头疼、眼睛疼、颈椎、腰、胳膊(陈旧性疼过的地方)、屁股、大小腿疼,比较难受,吃了一颗单位发的止疼药,从半夜两三点睡到早上六点多钟,人舒服很多。今天吃早餐后,又睡了两个小时,头现在又开始懵了,估计得有两三个回合。
我单位90%都得了或正在得的过程中,我算比较晚得的,总是要过这一关的,老杨现在没有明显症状,但估计也逃不掉。
我知道我们单元在我之前就有三家得了。最终就是全覆盖。”
……
“今天比昨天还差些,早上起床准备吃点小米粥,一阵头晕恶心呕吐,出了一身虚汗,喉咙又疼得像刀割,该有的症状我都有啊!看样子不能不把它当回事!
现在喉咙吞水都剧痛,上午吃了一颗泰诺,准备至少每天吃一颗,看能不能减轻点症状。”
真的好替朋友难过。她是一个很坚强的人,轻易不会叫苦。好在经历了十多天的煎熬,她已经在昨天成功转阴,身体正在逐步康复。
后来她的先生老杨——本来以为他百毒不侵——也终于羊了,症状也不轻。目前尚未转阴。
其他朋友的情况都大致如此,或早或晚而已,幸免的极少。
先生家人中,让先生放心不下的除了父母,还有他的兄长。兄长是他们家身体最差的一位,基础病太多: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体内装有五个支架),待在家里一个多月没有出门,还是中招了。发烧、上吐下泻、连痔疮也犯了。整个人状态很差,想住院,可医院人满为患。最后,他在银行工作的儿子托朋友帮忙,终于让他住进了社区医院,并设法弄到了几盒他急需但当时缺货的控制血糖的药,最后又将他成功转到协和医院分院。如今兄长的症状得到缓解,警报解除。
先生全家老小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兄长才六十出头,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九十多岁的老父老母将如何面对呢。
我在国内的两个弟弟及他们的家人(除大弟媳外),也先后感染。目前小弟的咳嗽依然严重,其他人都在逐渐康复中。马大哈的大弟一开始很紧张,但他的症状一直比较轻,低烧了两天,现在已经重返工作岗位。康复后的他不无得意地调侃道:“奥密克戎也不过如此呀。”
我们的家人及朋友的经历也是当前社会基本面的一个缩影。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和焦虑,如今心中的阴霾虽尚未散尽,但人们还是在逐渐走向从容和淡定,生活次序也在逐步恢复中。病毒虽然来势汹汹,过程虽然十分痛苦,但绝大部分人都会挺过来的。
“能躲过这最难受的第一波当然最好,躲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来之则安之,早阳早安心,杨过之后无所畏惧。”
“淡定淡定再淡定!”
从微信群里大家互相鼓励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态正在趋向平和。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022年12月29日 旧金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