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局组织所有高中和九年级教师参加了以“学伴用随,知行合一”为主题的高考一轮备考研讨会。专家是来自甘肃省最好的高中—西北师大附中的有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张虹老师。
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
一:总复习阶段面临的几个问题
二:应用策略(含教学实践)
三:高考一轮复习安排
1.词汇关,2.阅读关,3.读后续写关
两个抓手,一是词汇(核心),它是 完形之根,二是精深阅读,它是阅读之本一写作之魂。
二者的重要性相辅相成。
1. 阅读离不开词汇,词汇离开阅读没有生命力;
2没有词汇量作为基础,一味刷题,只能是事倍功半:
3.没有词汇量的保证,所有的阅读技巧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具体做法:
1.1.老师将导学案做足,做细,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解决问题。老师将每年重点词汇标注出来,打印成册,将各种出现的释义都给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展示,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让他们游刃有余。
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遗忘的越来越多,最后只剩不多。唯一并且有用的办法就是不断重复,不断复习,所以,制定复习计划一定非常重要。
根据《脑科学》这本书中海马体的性质,大家可以按照如下计划展开复习: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以上计划将复习分为4次,每次复习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整个计划在约两个月内完成。通过这样的复习方法,海马体会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并允许它们进入大脑皮质。我认为这样做足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没有必要再复习更多次。
单词背了忘,忘了背,记不住,怎么办?
01.针对词汇深度 做法:培养词汇学习意识(一词多义、熟词生义、搭配义
02.针对词汇广度 做法:通过构词法等建构词族,扩大词汇
2.阅读读不懂
培养精深阅读的意识并进行刻意练习
宏观精深:文章体裁、梳理结构脉络、总结段落大意找主题句、理解推理等技能点拨微观精深:
话题词汇的复现、高频核心词汇的学习、语用地道词块、熟词生句式结构的点拨、长难句分析、精彩句式当堂仿写。
3.读后续写不会写
读后续写的特点:
创造性 —— 对续写短文内容的要求。读后续写要求考生续写的短文具有较丰富的内容。该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考生详细和生动地描述情景、态度和感情;
逻辑性 ——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读后续写考查考生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续写的短文语句连贯、有序。根据已提供的关键信息,按照可能的、合理的方向续写,使文章逻辑结构完整;丰富性——语言能力的充分体现。读后续写中词汇句法的准确与复杂程度、细节描写的生动地将让故事更加立体饱满。
学伴相用,知行合一,学过即用,续写与读物共享同一大语境,词语与这样的语境相伴相学,易记易用,学将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产出)紧密捆绑;在创造内容过程中学用语言,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课堂上展示优秀习作,坚持正面输入为主,淡化纠错的教学思路。
坚持背诵,做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
背诵五大原则:
四个层次:鹦鹉学舌、生搬硬套、滚瓜烂熟、创新使用。
背诵的终极目标是灵活使用。
反复背,定期重复,让背诵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理解和逻辑是背诵的好帮手,在对知识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效果更佳。
写作正在改变课堂,改变教师的素养,所以,平时一定要重视写作。
总结:
1.授人以渔,少即是多
2.把课堂还给学生
3.老师抓好点拨。
老师分享的很好,但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Tell me and i forget,teach me 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learn.
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老师可以提前把任务做足,工作做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很轻松的完成任务。讲练结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多及时练习。
道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