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前,有哪些书法名家?
根据南朝“宋”羊欣录名,“齐”王僧虔记叙的《采古来能书人名》一文。我们可以看到,从秦到晋,有这么一些书法名家。
略翻译如下:
秦丞相李斯,秦中车府令赵高,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秦始皇,被囚云阳狱。程邈改良了篆书,秦始皇很青睐,任命他为御史,程邈改良的书名“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于篆书、隶书。
陈留蔡邕,后汉左中郎将。善篆书、隶书,采用李斯、曹喜法度,真定有《宣父碑》传于世。写篆书的人都以它为学习范本。
杜陵陈遵,后汉人,善篆书、隶书,每书,一座皆惊,时人称他“陈惊座”。
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他发明了八分楷书体,也就是“汉隶”。
师宜官,后汉人,不知何许人、何官。能写方圆一丈的大字,也可写方寸大小的小字。《耿球碑》是他的代表作。他有时空手到酒家,先在酒家墙壁上写字,观者云集,酒家的酒因此大卖。他因此可以免费喝酒,等他喝足了,又将字铲除而回。
安定梁鹄,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学到了师宜官的书法,曹操很看重他,时常要梁鹄书写悬于军帐中,宫殿题署多是梁鹄手笔。
陈留邯郸淳,是临淄侯曹植文学官。学王次仲法度,但是名声在梁鹄之后。
毛弘,梁鹄弟子。汉隶的流传,得益于毛弘。
左子邑,与邯郸淳略逊于梁鹄。
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善于写草书。
安平崔瑗,后汉济北相,也善于草书。
崔瑗的儿子崔实,官至尚书,也能草书。
张农张芝,高尚不做官。善于写草书,精劲绝伦。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世人谓他为“草圣”。
张芝弟弟张昶,汉黄门侍郎,也能草书。
姜诩、梁宣、田彦和、司徒韦诞,都是张芝弟子,并善草书,其中韦诞书法最好。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张芝同时代,在西州很有名声,他们也颇为自负,且自我夸耀。张芝写信给朱宽说:“上比崔瑗、杜度不足,下比罗晖罗、赵袭有馀。”
河间张超也善于草书,但是不及崔瑗、张芝。
刘德升善写行书(注:很多人认为,刘德升是行书的创始人),不详何许人。
颖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二人在刘德升门下学书法,胡昭书肥,钟繇书瘦。
钟繇儿子钟会,镇西将军,学到了父亲钟繇的一手好书法,
河东卫觊,字伯儒,魏尚书仆射,善草以及古文,略尽其妙。卫觊草书微瘦,但笔迹精熟。
卫觊儿子卫瓘,字伯玉,为晋太保。学张芝书法,参合父亲卫觊书法,创造“行草书”。 当时叫“草藁” ,也叫“相闻书”。
卫瓘儿子卫恒,也善书法,博识古文。
敦煌索靖,字幼安,张芝姐姐的孙子,晋征南司马,善于草书。
陈国何元公,也善余草书。
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荥阳陈畅,晋秘书令史,善于汉隶,晋朝的宫殿、祠庙、城门上的大字,大都是陈畅写的。荥阳杨肇,晋荆州刺史,善草隶。
杨肇孙子杨经,也善草隶。
京兆杜畿,魏尚书仆射;儿子杜恕,东郡太守;孙子杜预,荆州刺史:三世善“行草”。
晋齐王攸,善草行书。
泰山羊忱,晋徐州刺史;羊固,晋临海太守:并善行书。
江夏李式,晋侍中,善写隶、草。李式弟弟李定,儿子李公府,与李式一样有声名。
晋中书郎李充母亲卫夫人,学习钟繇书法,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
琅邪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
晋丞相王导,善行草和行书,是王廙堂兄。
王恬,王导第二个儿子,晋中将军,会稽内史,善隶书。
王洽,王恬弟弟,王羲之堂兄,晋中书令、领军将军,能写各种书体,尤其善于隶书、行书。
王珉,王洽小儿子,晋中书令,善隶书、行书。
王羲之,晋右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隶。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书、行草,王羲之第七子。
王献之的哥哥王玄之、王微之,侄子王淳之,都善于写草书、行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