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遥回来都两个多月了,一直提不起兴致来回顾这段旅程。
今天翻看手机照片,那些瞬间记录的画面看起来却还相当美好。况且算起来,我还在知乎开通了一个活跃领域是“旅行”的海盐计划,索性还是把这次平遥之旅做个总结吧。
平遥当然是以古城为名,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池,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城,且在9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北京过去的交通还算方便,高铁直达。平遥有两座火车站,平遥站和平遥古城站,后者是新建的高铁站,虽然称作古城站,反而离古城比较远。不过打车还算方便,十多分钟就到了。平遥站离古城更近,如果行李不多,天气尚好的话,步行也是可以的。这次出站还遇到了好几个德国的旅行团,有青少年,也有成人,看来开放免签政策之后,外国友人还是多了不少。
住宿这次定了古城外的一家酒店,平遥山水花园酒店。算是一次失误吧,因为住在古城外,确实不太方便,尽管酒店有摆渡往返古城的车辆,架不住2公里多,还是有些远,从古城打车都要走到城门口,而核心的游玩和吃饭的地方离城门口都有相当的脚程,每天平白浪费了很多珍贵的脚力。除了交通以外,酒店的其他方面都不错,房间大,卫生条件好,服务周到。古城比想象的要大很多,而且平遥好吃好玩的景点基本都集中在城内,住宿,还是要认真挑选一家古城内的民宿,靠近南大街的地理位置为佳。
在平遥的这几天都在古城里吃的,总结来说,不要路边随意找,容易踩雷,稳妥起见就按照大众点评的推荐吃排名靠前的餐厅,天元奎,人在北方,洪武记,服务菜品都没得说。要不说山西商人会做生意呢?服务主打一个卷,在天元奎,提了一嘴想尝尝店家自己酿的果酒,就被服务的大姐带去,每种酒喝了一杯,不喝全还不行。隔壁桌的小哥,嘟囔一句,这茄龙不够脆,店里立马换上一盘新做的,小哥拒绝也不可以,主打一个硬上。另外一家店:人在北方,更夸张,一个服务员就看两张四人桌的客人,全程“盯吃”,时不时还要送点小吃和醋,哪盘菜吃的少了,就要来确认是不是不合口味,要不要换? 搞的我很有点不好意思。菜品都好吃,牛肉为主的各类做法的菜肴都建议尝试一番,还有黄米凉糕,烂糊白菜,各种面食。每天吃胖一斤不算事儿,来都来了,不都尝尝?
但是除却这几家跟排行榜较劲的头部餐厅,其他路边试水的餐厅,都不出意外的都踩了雷,充分体现了景区里鱼龙混杂的实际情况。时间短,任务重的旅行者,要听劝,吃经典,得舒心。此外古城外的餐厅,基本上下午是不营业的,看完《再见平遥》的下午场演出之后,3点半还没有吃午饭的我们,尴尬地发现,周边餐厅都没有饭吃,只能饿等到5点以后,或者再回到古城里就餐。
平遥的景点分古城内外,外部主要是双林寺和镇国寺,这两处当年是和古城一起打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见其精彩。这次只去了双林寺,打车十多元,很近。 这座佛教寺院,以其精湛的彩绘泥塑艺术而闻名。寺庙的“古意”维系的不错,比起古城里很多新翻修或者民间工匠的水准高了不止一星半点,非常值得一看。寺庙里有不少艺术院校的孩子在写生,架着画板,有的坐在院子里的阴凉处,有的缩在局促的大殿内一角,就着昏暗的光线仔细描画,在一旁看看这些孩子作画,也很有意趣,其中不乏画艺尚佳的。如果有个导游讲解,一定更好,可惜没找到。
古城内部比想象的大很多,原以为4天三晚,轻松拿捏,没想到依旧没有逃脱脚跟走疼了的旅行宿命。不得不吐槽,平遥作为一处较大型的古城景点,景点内交通除了靠脚,就是10元/人/次的景区电瓶车,不论距离远近,这个收费还是有点离谱。其次就是拉客的私人小摩托,从进了城门,就开始有各种成色的摩托左右前后的绕行,询问,“租车吗?坐车吗?去哪里?可远了!很累的。。。。。”
平遥作为晋商的发祥地,很多和商业、金融有关的历史知识和建筑值得了解一二,比如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汇兑的柜台遍布全国,甚至海外。鼎盛时期,还帮清廷开展业务,号称“汇通天下”。而古城一条街上,就有好几家大型的票号紧挨着,可以说是明清时代的华尔街了。 既然商业繁荣,那也少不了出现安保公司--镖局。平遥南大街上的同兴公镖局,号称华北第一 镖局,还为慈禧太后西逃保过93万辆白银的镖。这座古城最辉煌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算久远,展览里还能看见这些百年前风云人物的照片或者字迹遗存。可惜的是,很多建筑在时代浪潮中曾经多次挪作他用,比如暂做医院,学校,仓库等等,现在的还原和修缮状态还是挺“刻板”的。
古城内还值得一看的是马家大院,平遥城有名的富商马中选,也是《乔家大院》里乔致庸的老丈人。他的三房太太,不同的命运在三房小院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每个景点基本上都有官方的导游,50元一次。也可以请古城的导游,记得要分辨是否正规军,否则被景点验票处拦下,会有些尴尬哦。
总结一下城内值得去的几个地方,城内的景点都是通票,两日内有效。
市楼:城中心的标志物,精美气派。
城墙:5点关门,就不让上了,记得日落前上来,欣赏落日美景。
日升昌:汇通天下票号
县衙:县太爷办公和生活场所
文庙/城隍庙:根据时间安排去一家吧,更推荐文庙。
马家大院:平遥民居院落典范;
不要为了刷够景点而浪费体力去看一些雷同的景点,比如票号都很相似,镖局也都相似,看多了只会审美疲劳和累。
平遥的演出有两个,但是相较其他内卷的文旅景点而言,并不出彩。
1、南门外的免费灯光秀,晚上八点开始,时长15分钟,提前半小时可以过去占座,休息。但是灯光秀的视觉效果和编排,有点过时了,十多年前的东西吧?
2、《又见平遥》情景剧。形式比较新颖,但是内核和价值观争议比较大,对于不认同的人(比如我)来说,观影的过程就很难受,一直不能共情,也无法投入的去欣赏演员的表演,尽管精彩的表现形式还是有的。具体内容不剧透了,主打一个来都来了,看就看吧。 这演出在古城外,建议还是做个电瓶车去,节省体力。场次很多,在入住的酒店或者民宿购买能略有优惠。
还有一个避无可避的雷点就是按摩,走到脚疼的游客满城都是,所以按摩的足浴店也不少。足浴标价都很便宜,但时间都不按足,进去就是各种加项目和费用,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做好了心理建设,倒是没有感觉遭受到暴击。
平遥古城里一家家紧挨着的都是雷同的小店,卖着差不多的纪念品和小吃。街道不宽,游客不少,所以很难有闲暇和度假感,只有赶日程的疲惫,这也是平遥的另一个槽点,这座巨大的景点,没有能让人停下来chill的放松的地方,唯二两处,一个是马家大院里的一处小食摊,一个是瑞幸咖啡厅。
旅拍在平遥也很盛行,不过这次来,没看到什么大小姐和少奶奶,都是大奶奶。很多比我可能还要年长几岁的姐姐们,脸涂的雪白,颊上两团胭脂红,额间贴个刘海片儿,穿着红的、粉的、紫的、蓝的马褂、长裙。 咋说呢?显胖。 做了两天的心理建设,依然没有勇气尝试,作罢。
这次旅行在平遥待了四天三晚,第一天下午抵达,去了双林寺,古城晚餐;第二日,第三日都在古城游览。第四日早餐后的高铁离开。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独立的旅行目的地,还是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更加合适的是添加到山西旅行中的一站。平遥古城,此生应该不会再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