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上了年纪,梦中多是往事,很多过世的故人又一次次来到梦境。写过名震文坛的巨著《白鹿原》的陈忠实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在老宅院写作的心境: 独坐在乡下老院,静夜里能看到逝去的乡邻在身边来回走动。写出《商州三录》的贾平凹说,人上了年纪,爱静坐,不喜走动,心动而已——似乎能看到自己的“身影”离开身体在四处奔波。人之渐老,心存善念。孙犁是一位怕恶人坏事污染了思维和内界的“有洁癖”的作家,他的笔下拒绝俗恶之事,张炜也说“心洁手灵”,他们在真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让假丑恶肆虐人间。
夜读,是属于自己的一段静美时光,许是一天外出学习疲倦了,竟拥书而眠。梦中皆是艰难困苦事,节衣缩食的忧患时,举步维艰的坎坷期……往事历历,几乎没有一件顺遂事呵。“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苦难史,因而也是与命运的奋争史,故而是心灵发育最快的成长史。
我的文章《时光,终不可辜负》发出去,反响颇佳。一位读者发来一则“叮咛”: “保重身体,尽力而为,这就是情怀。感动,为远方素不相识的读者那期待的眼神,为了你,我坚持发出自己的幽微之光,每天“割取心灵的收获”。向晚烟是一位熟识的作家,经常分享“炼字”的心得体会,一次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感和画面感是作家必修的功课,她深以为然。雕琢文字的过程,就是自我形象的雕刻,一点一滴,向上向善。
坚持不懈地记取身边的“微风景”,继续发出今天的“南城晨语”—— “今晨五点半,六位南城家人踏上了赴潍坊昌乐的学习取经之路。夜色正浓,很多人还在梦乡,南城人早已开始了逐梦之旅!正所谓: 外出取经五点半,心事皎洁亦璀璨。苦心经营天不负,南城故事独斑斓。”李广宽校长带队星夜奔梦,这种蒸蒸日上的“南城气象”,就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希望。
打开“南城一家人群”,见年逾五旬的曲庆波老师赋诗一首: “南城中学人气旺,天天家长一大帮。不管家里有多忙,放学门口站两行。学生安全有保障,全县全市是榜样。谭校长是导航,率领南城斗风浪,航行不会偏方向。南城人,斗志昂,天未亮就起床,辟荊斩棘不怕伤,永远跟着党中央。人人脸上放红光,南城强中强!”朴实无华的语言,只有南城人才深深体会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的“家校共育”的温度与惊喜……
欲言又止,怕喧嚣与浮躁,惟愿安安静静做好自己。为你感动,我一瞥门口摇曳在寒风中的菊花,在冬天里执意绽放出自己的“暖”,又一次思忖如何进行“暖冬行动”,似乎,又成了一个有话要讲的人了。
金辉 清晨于孤儿院
网友评论